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村庄的百年诚信传奇

admin20小时前未分类5
在皖南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有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的刻痕记载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故事。

光绪二十三年春,村塾先生周明礼在树干刻下第一道痕。那年大旱,他偷偷用祖传的玉佩换粮,分给断炊的乡亲。‘待来年丰收,望诸君归还’的借条下,按着十七个鲜红手印。

第二年秋收,最先来还粮的竟是村西的孤寡老人张王氏。她用蓝布包着半袋黍米,颤巍巍掏出三枚铜钱:‘先生,这是去年的利息。’周先生执意不收,老人却说:‘树上刻着账呢,人心不能刻花。’

转眼民国十八年,土匪洗劫村庄。周家长子护着账本被砍伤,临终前将浸血的布包交给弟弟:‘爹说...老槐树上的账...一笔都不能烂...’布包里,是发黄的借据和褪色的红手印。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外经商的周家第五代周永康突然回乡。他在老槐树下支起帐篷,给每户送来米面油。村民发现装着救济品的编织袋里,都塞着张泛黄的复刻借据,背面印着二维码:‘扫码可查1897年借粮记录’。

去年冬至,百年老槐被列入古树名录。树旁新立的青石碑上,除了保护公告,还有周永康补刻的一行小字:‘此处曾收留诚信,可随时支取’。

现在每月初一,总有外乡人专程来树下系红绸。村委会会计说,去年清点意外发现账上多出笔‘无名捐款’,金额正好是1897年十七户借粮的等值人民币。

相关文章

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一碗粥改变命运的奇缘

在西南边陲的青山坳里,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村口有座百年老磨坊,磨坊主姓周,五十出头,大家都叫他周磨子。这天天刚蒙蒙亮,周磨子就听见磨坊门板被拍得啪啪响。‘谁呀?还没到开磨的时辰呢!’周磨子披衣开门,...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报恩

很久以前,在终南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张的樵夫。他每日上山砍柴,虽家境贫寒,却始终保持着乐善好施的品性。这年寒冬腊月,张樵夫照例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微弱的呻吟声。他拨开积雪,发现一位...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曾有位姓杨的守林人,当地人都唤他老杨头。六十多岁的老杨头独自住在半山腰的木屋里,守了三十年的山林。那是1998年的雨季,苍山连续下了七天暴雨。第八天清晨,老杨头巡山时听见微弱的呜...

老槐树下的誓言: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皖南一个叫柳溪村的小山村里,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像把巨大的绿伞,夏天能遮住半个打谷场。村里最年长的九太公常说,这树是康熙年间他太爷爷亲手栽的。2018年夏天,暴雨冲垮...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一碗热粥换来的奇缘

初冬的太行山脚下飘着细雪,老樵夫赵大柱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冻土往家走。突然,山道旁的乱石堆里传来微弱的呜咽声,拨开枯草一看,竟是个冻得嘴唇发紫的灰袍老道。'道长醒醒!'赵大柱顾不得肩上...

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一段跨越寒冬的温情故事

在江南一个名叫杨柳村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木匠张福贵。那年初春特别寒冷,张木匠在修缮自家屋檐时,发现一窝刚孵化的燕子雏鸟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母燕焦急地围着巢穴盘旋,却无法抵御刺骨的北风。'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