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曾有位姓杨的守林人,当地人都唤他老杨头。六十多岁的老杨头独自住在半山腰的木屋里,守了三十年的山林。
那是1998年的雨季,苍山连续下了七天暴雨。第八天清晨,老杨头巡山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拨开灌木丛,他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鹿,右前腿被捕兽夹咬得血肉模糊。
老杨头急忙脱下褂子包住小鹿,冒雨把它抱回木屋。他用烧酒给小鹿清洗伤口,采来后山的草药敷上,又拆了自己的棉被给小鹿当窝。妻子早逝的老杨头,这半个月像照顾孩子般守着它。
小鹿伤愈那天,老杨头把它送到当初发现的地方。说来奇怪,小鹿临走时竟像人似的朝他点头,眼角还挂着泪珠。
三个月后的冬至夜,老杨头突然发高烧。迷迷糊糊中,他看见木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绿衣裳的少女端着药碗进来。少女喂他喝下苦涩的汤汁,又用湿毛巾敷额头。天亮时老杨头退烧了,却发现门口积雪上只有一串梅花状的脚印。
第二年开春,老杨头巡山时总能在悬崖边捡到珍贵的松茸。最险的一处山崖,明明前一天看着要塌方,第二天却总会出现新加固的木桩。村里人说,曾看见月光下有个绿衣姑娘在崖边种树苗。
2008年冬天,七十多岁的老杨头安详离世。下葬那天,村民们看见墓前整齐摆着三十七个松茸——正好是他守林的年数。更奇的是,每个松茸上都带着露水,像是刚刚采摘的。
如今苍山南麓有片特别茂盛的树林,当地人称"鹿报恩林"。护林员小张说,他巡夜时偶尔能看见树梢泛着微光,像有人提着灯笼在照看树木。有年大旱,这片林子却依旧青翠,山涧里泉水淙淙,滋养着山下三个村子的田地。
这个故事在大理白族村落流传了二十多年。寨子里的老人总教导孩子:万物有灵,你给大山一分善意,山会还你十分福报。现在苍山自然保护区立着块木牌,上面写着老杨头生前常说的话——'守山不是守着木头,是守着子孙后代的饭碗'。
去年清明节,有个北京来的摄影师在鹿报恩林拍到了神奇的照片:晨雾中有个模糊的绿衣身影,身旁依偎着只梅花鹿。照片放大后能看到,鹿的右前腿有个月牙形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