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个跨越半世纪的报恩故事

admin5小时前未分类1

在皖南一个叫青溪的小山村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村里最年长的九叔公总爱在树荫下给孩子们讲故事,但有个故事他讲了六十年都不腻——那是关于信义与承诺的故事。

1959年的夏天,连续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土路。村卫生所的张大夫巡诊回来时,在山崖边连人带驴摔进了洪水里。放牛回来的王守田看见顺水漂来的药箱,二话不说跳进湍急的水流。

'当时水里全是折断的毛竹,像刀子似的。'九叔公比划着王守田手臂上留下的疤痕,'他把张大夫托在木盆上,自己呛了满肚子浑水,在河湾处被老槐树的树根拦住才捡回命。'

苏醒的张大夫看见病床边守着的黑瘦汉子,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老王,这是给城里学生代买的钢笔,要是...要是我有个万一...'王守田按住他的手:'张大夫放心养伤,东西我替你送。'

三天后,王守田穿着唯一没有补丁的蓝布衫,徒步六十里山路来到县中学。当他把刻着'李建军'的钢笔交给那个戴眼镜的少年时,少年突然跪下磕了个响头:'爹在信里说了,您是我们的恩人!'

1982年春天,村里来了个穿呢子大衣的中年人。他在老槐树下找到正编竹筐的王守田,掏出发黄的钢笔:'王叔,我是建军啊!现在在省医院工作,接您去城里治病。'原来王守田的咳血病,已被张大夫临终前嘱咐儿子要惦记着。

2019年重阳节,老槐树下摆了二十桌寿宴。已是著名骨科专家的李建军带着医疗队回村义诊,他扶着百岁高龄的王守田对村民说:'当年那支钢笔,教会我医生两个字怎么写。'

如今老槐树的枝桠上系满红绸带,每根都写着村民与城里医生结对帮扶的承诺。九叔公眯着昏花的眼睛说:'信字啊,就是人言为信。'

这个故事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县档案馆里确实保存着1960年县中学的受赠记录,而青溪村卫生所的墙上,至今挂着王守田与李建军父子三代人的合影。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一碗热粥的福报

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下,住着一位名叫老周的樵夫。每日清晨,他总会背着竹筐踏着露水上山,腰间挂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惊起满山雀鸟。那年腊月格外寒冷,老周砍柴时忽闻微弱的啜泣声。拨开枯草丛,他发现个穿绿袄的小童...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的精灵:一段跨越五十年的温暖奇缘

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有个叫青松岭的小村庄。村里人世代相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李大山与山精灵的奇特故事,这个故事要从1968年那个飘雪的冬天说起。那年隆冬特别寒冷,刚满二十岁的李大山接替父亲成为新守林人...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黄金更珍贵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姓张的老木匠。他手艺精湛,做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雕花精美,镇上人家都以拥有张木匠的作品为荣。张木匠今年已经七十有五,头发花白,但手上的功夫丝毫不减当年。他的小作坊里总是...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脚下,住着一位独居的守林人老赵。六十岁的他像棵老松树般扎根在这片林子里二十年,每天清晨总踩着露水巡山,傍晚伴着鸟鸣归来。那年冬天特别冷,老赵巡山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白狐卡在捕兽夹里,左后...

善良的裁缝与神奇银针:一个改变小镇命运的故事

在群山环抱的云雾镇里,有位名叫柳青的中年裁缝。他总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褂,方脸盘上最醒目的是那双总含着笑的眼睛。镇上人都知道,柳师傅的裁缝铺门口永远摆着个粗陶碗,里面堆着五颜零的碎布头——那是给贫苦人...

善良的渔夫与神龟:一个感动千年的报恩故事

在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海的渔夫。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独自一人生活,靠着每天出海打渔为生。阿海虽然贫穷,但心地善良,村里人都很喜欢他。这天清晨,阿海像往常一样驾着小船出海。海面上风平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