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关于诚信与坚守的民间故事

admin18小时前未分类2

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脚下,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村口伫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镌刻着两道交错的刀痕,村里最年长的李太公说,那是百年前一场惊天动地的誓约留下的印记。

光绪二十三年春,药材商周广仁带着独子周明远途经柳溪村,少年突发急症倒在老槐树下。村里赤脚医生张守业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用祖传的『回阳针』把少年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周广仁掏出钱袋要酬谢,张医生却按住他的手:『治病救人是本分,若要报恩,不如帮村里修座桥。』

原来村东小河每年雨季都会冲走行人,周广仁当场砍下槐树枝削成木契:『三个月后,我必带工匠和青石回来!』说着在树干重重刻下一刀。张医生接过柴刀在旁边补上刀痕:『桥成之日,我教令郎认百草。』

盛夏暴雨来得突然,周家商队在百里外遭遇山洪。浑身是伤的周广仁把最后一块干粮塞给工匠:『你们带着图纸先走,我垫后!』当夜山体二次滑坡,周掌柜再也没能走出峡谷。

中秋月圆夜,十二岁的周明远带着三十名石匠出现在村口。少年肩头还缠着麻布,手里紧攥着被血浸透半边的契约。张医生颤抖着抚过老槐树新发的嫩芽,转身从药柜底层取出一包用油纸裹了又裹的银元——那是他给女儿备了十年的嫁妆。

次年端午,二十丈长的青石桥终于合龙。竣工那天,有人看见张医生把周明远按在桥头行拜师礼,少年的眼泪把青石板砸出深深浅浅的水印。后来村里人发现,桥栏杆上密密麻麻刻着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图谱,正对应着师徒俩守候的每一个晨昏。

如今那棵老槐树愈发葱郁,树干上的刀痕早已长成眼睛状的树疤。每天清晨,九十八岁的周老先生仍会拄着拐杖慢慢走过石桥,把新采的草药标本放进桥头的玻璃匣子。去年洪水冲垮了上游三座现代桥梁,这座百年老桥的基座却纹丝不动——人们都说,那桥墩里浇灌着两代人的骨头。

去年冬天,省城记者来采访这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奇迹。当摄像机对准老槐树时,突然刮起一阵旋风,树梢飘落两片纠缠在一起的枯叶,像极了一双紧握的手。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碗米粥的福报

在很久以前,闽北山区有个叫黄家坳的小村子。村里住着个四十出头的樵夫叫黄大山,为人忠厚老实,每天上山砍柴换些油盐,日子过得清苦却从不怨天尤人。那年腊月廿三,北风刮得比刀子还锋利。大山照例背着柴刀上山,在...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缘:一碗热粥改变命运

深秋的清晨,太行山麓笼罩着薄雾。樵夫张大勇踩着露水进山时,在乱石堆里发现了个蜷缩的身影——是个冻得嘴唇发紫的老道士。‘道长醒醒!’他连忙脱下棉袄裹住老人,背起就往家跑。妻子王氏见状,立刻熬起姜汤,又把...

老槐树下的秘密:木匠阿福与百年善缘

在青石镇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这树已活了三百余年。枝叶茂密得能遮住半个晒谷场,树干上深深浅浅的裂痕里总飘着若有若无的药香。最奇的是每逢旱年,别处井水干涸时,老槐树根部的青苔却总是湿漉漉的...

善良的守林人与会报恩的狐狸

在东北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张头,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守林人。老张头无儿无女,独自住在山脚下的木屋里,每天巡山时总要在怀里揣几个馒头。那是2008年的腊月,老张头巡山时发现...

善良的磨坊主与三粒神奇麦种

在很久很久以前,北方有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赵老汉,大家都叫他'赵磨子'。他那间百年老磨坊的木轮子日夜吱呀作响,磨出的面粉却格外香甜。那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河水都结了厚厚的冰。...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与智慧代代相传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有个叫桐花坳的小村庄。村里有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姓周,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铁钉却能传三代,最特别的是他总在榫卯接缝处雕朵小小的桐花。那年夏天特别闷热,老周收了最后一个徒弟叫阿旺。这孩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