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碗米粥的福报

admin1周前未分类12

在很久以前,闽北山区有个叫黄家坳的小村子。村里住着个四十出头的樵夫叫黄大山,为人忠厚老实,每天上山砍柴换些油盐,日子过得清苦却从不怨天尤人。

那年腊月廿三,北风刮得比刀子还锋利。大山照例背着柴刀上山,在雪地里发现个冻僵的白胡子老头。老人衣衫褴褛,怀里却紧紧抱着个青布包袱。大山连忙把老人背回家,让媳妇烧了姜汤,又拿出准备过年做的棉被给老人盖上。

半夜老人醒来,看着碗里的红薯粥直摇头。大山媳妇红着脸解释:『家里只剩最后半碗米了…』老人突然笑了,从青布包袱里掏出个缺口的粗瓷碗:『把这碗装满粥就行。』

说来奇怪,那破碗装了七八回粥都不见底。更神奇的是,第二天老人留下的青布包袱里,竟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两雪花银。包袱皮上歪歪扭扭写着:『修桥三两,铺路二两,剩的买牛车』。

大山按吩咐做了,开春时果然在银两发现处找到条隐秘的山路,直通镇上能省半天功夫。后来村里人才知道,那老人是方圆百里传说的『松柏大仙』,专帮心诚之人。如今黄家坳村口还立着块『施粥得福碑』,碑文最后两句写着:『但行好事自有前程,莫问福报早与迟』。

这故事在当地地方志确有记载,光绪年间《邵武府志·轶闻篇》提到:『樵夫黄某冬日救老叟,得奇银修桥路,子孙后多显达』。现在那条古道仍被称作『神仙道』,每逢雨雪天,总能看到现代驴友在碑前放些饼干矿泉水——大概觉得神仙也会与时俱进吧。

去年有个浙江来的考察队,用金属探测器在古道上找到过半截民国时期的铜碗。碗底刻着『但行善事』四个字,听说现在收藏在市博物馆。村里老人常说,那铜碗每到农历腊月廿三夜里,会自己发出类似喝粥的吸溜声。

故事讲到最后总有人问:『要是当初大山把银子私吞了会怎样?』问这话的人可能没注意,碑文角落还刻着行小字:『民国六年陈姓商人贪银,次日见包袱变毒蛇』。所以啊,这世上的福报,从来都是心诚则灵。

相关文章

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流浪汉的温暖约定

在江南一个名叫青石镇的小地方,有位六十多岁的老鞋匠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师傅。他的修鞋铺子就在镇东头的榕树下,铺面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李师傅手艺好,价钱公道,镇上的人都爱找他修鞋。这年冬天特别冷,腊月...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白狐:一段跨越百年的报恩奇缘

在浙西的苍茫群山中,有个叫青竹坳的小村落。村里人都知道后山住着个独居的老樵夫,七十多岁的林老汉每日依旧上山砍柴,那把磨得发亮的柴刀挂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当作响。那是1993年的深秋,林老汉在砍柴时听见灌...

善良的茶农与山中精灵:一杯茶换来的百年福运

在福建武夷山的云雾深处,有个叫青竹坳的小村落。这里世代种茶为生,村头住着个叫陈老实的茶农,五十多岁,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村里人都说,这人名字起得好,老实得连茶叶秤杆都不会往自家偏一寸。那年谷雨前后,陈...

善良的报偿: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奇缘

在江南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姓周的老木匠。周师傅手艺精湛,却从不计较工钱多少,村里谁家门窗坏了、桌椅散了,总能见到他佝偻着背忙活的身影。那年腊月廿三,北风卷着细雪扑打窗棂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客...

善良的守林人:深山里的二十年无私守护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脉深处,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野人岭'的原始森林。这里终年潮湿阴冷,毒蛇猛兽出没,却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老周的真实故事。1998年的夏天,刚退伍的周建军主动申请来到这个连地图上都找不到...

善良的卖粥婆婆:一碗热粥温暖整个寒冬

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李婆婆,她在老街的拐角处摆了一个粥摊。每天清晨四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李婆婆就已经开始熬粥。她的小摊没有招牌,但飘散的粥香就是最好的广告。李婆婆的粥摊有个不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