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流浪汉的温暖约定
在江南一个名叫青石镇的小地方,有位六十多岁的老鞋匠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师傅。他的修鞋铺子就在镇东头的榕树下,铺面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李师傅手艺好,价钱公道,镇上的人都爱找他修鞋。
这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下了三场雪。某个清晨,李师傅刚卸下门板,就发现屋檐下蜷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那人冻得脸色发青,怀里却紧紧抱着双破旧的黑布鞋。
'师傅,能修修这鞋吗?'流浪汉怯生生地问。李师傅接过鞋一看,鞋底都快掉下来了,便说:'这鞋修好得两个钟头,你先喝碗热粥吧。'说着从屋里端出早餐的粥和馒头。
等流浪汉吃完,李师傅已经修好了鞋。那人摸摸口袋,只掏出两枚脏兮兮的硬币。'我、我只有这些......'
'够啦!'李师傅突然提高嗓门,'你这鞋用的是上等橡胶底,我正缺这种材料呢!修鞋的钱抵不上这材料的零头,该我找你钱才对!'说着真的塞给流浪汉五块钱。
从那天起,流浪汉隔三差五就带着'值钱的旧鞋'来修。每次李师傅都煞有介事地夸鞋子用料讲究,最后反而倒找钱。镇上的人渐渐看出门道,都默契地配合着这个'谎言'。
开春时,流浪汉突然不见了。直到端午节那天,一个穿着整洁的中年人来到鞋铺,放下一篮粽子和一双崭新的皮鞋。原来他找到失联多年的家人,现在是县里机械厂的工人。
'师傅,其实我知道那些鞋根本不值钱。'中年人红着眼眶说,'但您给我的不是施舍,是尊严。'
李师傅呵呵笑着,这次终于收下了礼物。后来人们发现,鞋铺墙角的工具箱里,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双修补过的旧鞋,每双鞋底都藏着李师傅偷偷塞进去的钞票。
这个秘密在青石镇传开后,每逢下雨天,总有人'恰好'多带把伞;卖包子的张婶会'算错账'少收老人钱;连学校的孩子都学会了'不小心'多买铅笔送给贫困同学。
二十年后,有位企业家捐款给镇里建养老院。揭牌仪式上,白发苍苍的李师傅才认出,这位企业家就是当年的流浪汉。两人相视一笑,谁都没有提起那些'值钱的旧鞋',但全青石镇的人都记得那个冬天的温暖谎言。
如今榕树下的修鞋铺变成了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挂着李师傅当年手写的招牌:'修鞋修心,补衣补情'。每到傍晚,老人们总爱在这里讲起,有个倔老头用善良的谎言,修好了整个镇子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