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货郎与山中狐仙:一碗热粥结下的百年善缘

admin4天前未分类7

初冬的沂蒙山区寒风刺骨,货郎张老汉挑着担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竹扁担两头挂着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还有山里人稀罕的洋火和红糖。这天他抄近路走老鹰崖,却听见崖下传来阵阵呜咽。

拨开枯草丛,竟发现一只火红的狐狸被捕兽夹困住,前腿血肉模糊。见人靠近,狐狸琉璃般的眼珠里满是惊惶,挣扎着想逃却让伤口撕裂得更厉害。张老汉蹲下身轻声道:‘莫怕,俺给你解开。’说着从怀里掏出半块干粮放在一旁。

狐狸起初龇着尖牙,见老汉真拆了夹子,才颤抖着舔起干粮。老汉又撕下衣襟包扎伤口,临走在雪地里留了把炒黄豆。三天后他再来时,发现原地摆着几颗新鲜的山楂,雪地上留着小小的梅花印。

那年除夕,张老汉独居的茅屋突然响起敲门声。开门只见个穿红袄的姑娘挎着篮子,眉眼弯弯地说:‘老伯,俺家阿婆请您吃年饭。’跟着她七拐八绕,竟来到处青砖黛瓦的宅院。席间那白发老妇总往他碗里夹鸡腿:‘恩人多吃些。’

酒过三巡,老汉突然瞥见厢房闪过条火红尾巴,顿时明白过来。老妇人见状笑道:‘实不相瞒,当年您救的正是老身孙女儿。’说着取出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包着当年那块蓝布条。

后来张老汉的货担里总莫名多出些山参野味,有次暴雨冲垮山路,分明看见红影在前方引路。最奇的是八十岁无疾而终那日,邻居们都说看见只红狐狸在院前作揖,爪子里还攥着半块干粮。

如今老鹰崖下的猎户后代仍记得祖训:看见戴蓝布条的货郎要端碗热茶,崖东的狐狸窝动不得。去年有开发商要挖那片山,竟被几个白发老人拦下,他们指着崖壁上的石刻——那分明是幅货郎与狐狸分食的画,落款是道光年间。

相关文章

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的报恩鸟

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磨坊主。他经营着村里唯一的水磨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帮乡亲们磨面,收的钱却比镇上磨坊少一半。那年冬天特别冷,老李在磨坊门口发现一只冻僵的蓝羽山雀。他赶紧把鸟儿...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的心比手艺更珍贵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木匠,姓李。李木匠的手艺在方圆百里都是出了名的,他做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雕花精美,常常被大户人家争相订购。然而,李木匠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的手艺,而是他的为人...

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

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村口伫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每当盛夏时节,树荫能罩住半个打谷场,村里老人总爱摇着蒲扇在此讲古。而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个关于"槐树爷"和放牛娃的真实故事。1959年饥荒...

木匠爷爷的百宝箱:一个让全村孩子都爱上读书的奇迹

在黔东南的深山里,有个叫云雾村的小寨子。寨口有棵三百年的老樟树,树下住着一位总爱穿靛蓝布褂子的杨爷爷。杨爷爷年轻时是方圆百里最好的木匠,如今七十有三,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依然能雕出会唱歌的木头鸟儿。那年开...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手艺传心,善良传世

在浙西山区的青竹村,有位年近八旬的老木匠姓陈,村里人都叫他‘榫头陈’。老人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榫卯相接百年不散,最神奇的是他修过的老宅,在十年前那场百年一遇的山洪中竟岿然不动。2015年春天,陈老汉...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一筐柴火换来的百年福运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张老实的樵夫,四十出头却已两鬓斑白,每日清晨总扛着斧头第一个上山。这年腊月特别冷,连山溪都冻成了冰镜子。张老实砍柴时发现棵枯死的老松树,树干上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