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磨坊主与三只神奇的小鸟

admin1周前未分类14

在很久以前,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善良的磨坊主老李。他经营的磨坊虽然不大,却因他童叟无欺的品格,成为村民们最信赖的地方。这年冬天格外寒冷,老李发现屋檐下竟有三只冻僵的小鸟。

老李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捧进屋里,用棉絮给它们做了个温暖的窝。妻子埋怨道:'我们自己都吃不饱,还养这些野鸟做什么?'老李却笑着说:'你看它们的眼睛多亮啊,说不定是老天爷派来的客人呢。'

奇迹发生在第七天清晨。第一只通体雪白的小鸟突然开口:'恩人,我是报恩鸟。'说着从羽翼抖落三粒金灿灿的麦种。第二只碧蓝的小鸟接着说:'这是抗旱麦种,种下后永不枯竭。'第三只火红的小鸟最后道:'但切记,收获时要留三成给过路的鸟儿。'

来年开春,老李将麦种撒在贫瘠的坡地上。令人惊叹的是,麦苗顶着旱情茁壮成长,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茎秆。收获时节,外乡逃荒的难民经过,老李不仅按约定留下鸟粮,还把半数收成分给了难民。

当天夜里,狂风骤起。村民们都听见空中传来清越的鸟鸣,三色光芒笼罩着老李的麦田。第二天人们发现,周边田地都遭了雹灾,唯有老李的麦田完好无损。更神奇的是,田埂上整整齐齐码着三堆粮食——正是老李送出去的那些。

多年后,这个村子成了有名的粮仓。村口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只小鸟的图案。每当有外乡人问起,老人们就会指着老李家世代相传的磨坊说:'瞧见屋檐下的鸟窝了吗?善意就像麦种,总会结出最美的果实。'

据地方志记载,这个村子直到民国时期还保留着'留三成'的传统。1935年大旱时,邻村的田都绝收了,唯独这个村子的麦田依然丰收。有目击者称,曾看见三色鸟儿在云间盘旋,翅膀扇动的声音像首古老的歌谣。

相关文章

青石桥的传说:木匠修桥积德,百年后子孙富贵

在江南水乡的杨柳村,有一座古老的青石桥横跨小河,村民们称之为“积德桥”。这座桥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桥身爬满青藤,石缝间生着几株倔强的野花,桥头的石碑上刻着“善行流芳”四个斑驳的大字。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时,...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场跨越三十年的报恩奇缘

1987年的深秋,大别山北麓的樵夫李大山在砍柴时,突然听见灌木丛中传来微弱的呜咽声。他拨开枯黄的野草,发现一只前爪被捕兽夹夹住的赤狐,琥珀色的眼睛里蓄着泪水。‘造孽哟!’李大山蹲下身,这夹子正是村里猎...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

在遥远的太行山脚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四十出头还没娶上媳妇,守着三间破草房过日子。村里人都说他傻——每次砍柴总要留几棵小树苗,打猎也从不对怀崽的母兽下手。那年冬天特别冷,...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深处,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周大山的樵夫,四十出头,满脸风霜却总带着憨厚的笑容。每天鸡叫头遍就背着柴刀上山,日头偏西才挑着柴担回来,二十年如一日。那年腊月特别冷,大雪封山半...

善良的渔夫与报恩金鱼:太湖边的千年传说

在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岸,有个名叫柳溪村的小渔村,村里代代流传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每逢农历十五的夜晚,老槐树下总围坐着听故事的孩童,而白发苍苍的陈阿公总会用沙哑的嗓音开启这个百年传说。『那是洪武二十八年的...

善良的木匠与神秘老人:一箱金子的报恩故事

在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张木匠的老手艺人。他手艺精湛,为人忠厚,村里谁家需要修家具、建房子都会找他帮忙。张木匠有个习惯:遇到穷苦人家从不收工钱,有时还会倒贴些木材。那是1937年的寒冬,大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