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木匠阿福与百年善缘

admin7天前未分类9

在青石镇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这树已活了三百余年。枝叶茂密得能遮住半个晒谷场,树干上深深浅浅的裂痕里总飘着若有若无的药香。最奇的是每逢旱年,别处井水干涸时,老槐树根部的青苔却总是湿漉漉的。

1998年夏天,暴雨冲垮了进镇的石桥。返乡的木匠阿福借住在槐树旁的祠堂里,每晚都听见树根处传来窸窣声。某个满月夜,他循声拨开树根处的杂草,竟发现个巴掌大的树洞,里头整齐码着二十多个核桃雕的小木碗,每个碗底都刻着不同年份。

镇上最老的徐婆婆颤巍巍摸着那些小碗说:'民国三十三年闹饥荒,过路的瘸腿老雕匠在树下歇脚,临走时留了三个盛满山芋粉的核桃碗。后来但凡有人挨饿,树洞里就会多出几个装粮食的核桃碗。'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头躺着把刻刀——正是当年老雕匠落下的。

暴雨第七日,阿福用祠堂的废木料做了三十把油纸伞。清晨时分,镇民们发现每户门口都挂着伞,伞骨上刻着瘦金体的'槐荫'二字。更奇的是树洞里多了堆核桃壳,拼起来竟是个完整的石桥模型,连水流的走向都标得清清楚楚。

如今青石镇的新桥栏杆上,每隔三块就嵌着阿福雕的核桃纹饰。去年冬至,游客发现其中有个核桃纹能活动,旋开后藏着张字条:'树洞第三根须左转三圈'。跟着提示果真在树洞里找着个铁盒,装满各家孩子换牙期掉的乳牙,每颗都用红纸包着,写着'借槐仙灵气,佑平安长大'。

今年清明,九十岁的阿福坐在树下打磨第十八个核桃碗。阳光透过叶隙在他手心投下光斑,恍惚间似看见个瘸腿老人对他拱手,那笑容和祠堂里供奉的某位修桥先贤画像竟有七分相似。

相关文章

老槐树下的心愿:一个村庄的百年守望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有个名叫柳溪村的小村庄。村口矗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浅浅的沟壑里藏着几枚生锈的铜钱,树冠像撑开的巨伞,投下半个篮球场大的阴凉。七十岁的李阿婆总爱坐在树下的青石板上缝...

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的风车: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传说

在遥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名为青溪村的小村庄。这里土地贫瘠,村民们常年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老周,他那吱呀作响的旧风车是全村人唯一的粮食加工工具。那年大旱,河床干涸见底,老周的风车因...

善良的木匠与神秘老翁:一碗粥换来的百年老宅奇缘

在皖南的青山绿水间,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落。村里至今流传着个温暖的故事,村口那栋雕着如意纹的百年老宅,屋檐下还挂着盏锈迹斑斑的铜马灯。那是光绪二十三年的寒冬,年轻的木匠陈树生背着工具箱从县里回来。路过村...

善良的卖茶老翁:一碗热茶温暖小镇人心

在江南水乡的柳溪镇,有位六十多岁的卖茶老翁,大家都叫他陈伯。他经营着一个简陋的茶摊,每天清晨四点就起来烧水煮茶,风雨无阻地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轮车,在镇口的石桥旁摆摊。陈伯的茶摊很特别:茶钱随意给,没钱的...

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的报恩鸟

在很久以前,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他年过六旬,无儿无女,靠着在山里烧炭为生。村里人都叫他张炭头,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张。那年的冬天特别冷。老张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挑着炭担子去镇上卖...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场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云雾缭绕的苍云山脚下,有个名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周大山的樵夫,四十出头却已两鬓斑白,每日清晨总扛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柴刀上山砍柴。那年腊月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周大山惦记着卧病在床的老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