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场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云雾缭绕的苍云山脚下,有个名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周大山的樵夫,四十出头却已两鬓斑白,每日清晨总扛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柴刀上山砍柴。
那年腊月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周大山惦记着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咬牙踏着齐膝深的积雪上山。在青石崖附近,他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只见崖下雪窝子里蜷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兽夹咬得血肉模糊。
'造孽啊!'周大山蹲下身,发现这狐狸眼神清亮得惊人,竟像含着泪光。他想起老辈人说的'白狐通灵',当下解开棉袄裹住狐狸,连柴也不砍了,抱着就往村里跑。
村口的李郎中看见直摇头:'这狐狸活不成啦,不如剥了皮给老太太做条围脖。'周大山却掏出最后三十文钱:'您只管治,它既遇见我便是缘分。'
三个月后,狐狸伤愈那日突然不见踪影。周大山倒也不恼,照旧每日上山砍柴。直到次年清明,他在山坳里发现个昏迷的锦衣公子,身旁散落着几锭银子。背人下山时,周大山总觉得公子腰间那块青玉坠子眼熟得很。
公子醒来后自称姓胡,非要认周大山作义兄。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周家柴房总堆着上等干柴,老太太的病莫名好转,连塌了半边的院墙也在一夜间修葺如新。村里渐渐传出闲话,说周大山怕是遇着了狐仙。
这年深秋,县令公子强占村民良田,周大山带头理论竟被诬陷下狱。当夜牢门无风自开,县衙案卷室莫名起火,贪官的罪证整整齐齐摆在公堂之上。黎明时分,有个白衣少年扶着周家老太太来到县衙,袖中落下一片雪白的狐狸毛。
后来有人在苍云山顶看见,周大山扶着位白发老翁漫步云海,那老翁回眸时眼带金光,转眼化作白狐遁入山林。如今柳树沟村口还立着座'义狐祠',香案上总摆着新摘的山果和锃亮的柴刀。
老人们常说:万物有灵,善念一起,天地皆知。这故事在县志'异闻录'里记着三页纸,周家后人至今保存着那块温润如玉的狐狸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