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的报恩鸟
在很久以前,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他年过六旬,无儿无女,靠着在山里烧炭为生。村里人都叫他张炭头,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张。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老张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挑着炭担子去镇上卖炭。路过村口的枯树时,他忽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啾啾’声。循声望去,发现雪地里躺着一只冻僵的翠鸟。
‘哎哟,这小东西怕是熬不过去了。’老张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捧起小鸟。翠鸟的羽毛失去了往日的光泽,眼睛半闭着,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它还活着。
老张解开棉袄,把小鸟揣进怀里。‘我这一担炭少卖几个钱不打紧,可这是一条命啊。’他转身往家走,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像缕缕炊烟。
回到家,老张生起炉火,用破碗盛了些温水,又掰碎半块馍馍。他小心地把翠鸟放在铺着棉絮的竹篮里,一点一点给它喂食。‘吃吧吃吧,吃饱了就有力气了。’
三天后的早晨,竹篮里传来扑棱声。翠鸟站在篮沿上,羽毛恢复了翡翠般的光泽,黑豆似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老张。它忽然开口说话了:‘恩公,我是南山上的翠羽仙子,因渡劫受伤,多亏您相救。’
老张惊得倒退两步,差点打翻炭篓。翠鸟继续说:‘我要报答您的恩情。从今日起,您每天出门前看看门前的矮松,若树枝朝东,就往东边去;若朝西,就往西边去,必有好事。’
次日清晨,老张发现矮松的枝条齐刷刷指向西边。他将信将疑地往西走,在岔路口遇到一队迷路的商队。带路的老马病倒了,老张主动带他们翻过山梁。临别时,商队首领硬塞给他一锭银子。
又过了半月,松枝指向东山。老张在半山腰发现一片被雪压塌的炭窑,里面竟露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箱,装着前朝逃难贵族埋下的金银首饰。
消息很快传遍四里八乡。村里的李财主动了歪心思,趁夜偷走翠鸟关在镀金笼子里。第二天,整个李家大院突然爬满毒蛇,吓得李财主跪地求饶。翠鸟化作青衣女子立在檐头:‘贪念招祸,善心得福,好自为之。’
开春时,翠鸟来向老张辞行:‘恩公,您用卖炭钱修了渡桥,接济孤寡,功德已满。我要回仙山修行了。’说完化作青光消失在云端。
老张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下葬那天,有人看见一群翠鸟衔着野花在坟头盘旋。如今村里老人还说,每逢大雪天,还能看见个挑炭担子的背影,身后跟着道翡翠色的光。
这故事告诉我们:善心就像炭火,看似微弱,却能温暖整个世界。而贪欲如同冰雪,再华丽的外表也掩不住刺骨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