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磨坊主与三粒神奇麦种

admin1周前未分类11

在很久很久以前,北方有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赵老汉,大家都叫他'赵磨子'。他那间百年老磨坊的木轮子日夜吱呀作响,磨出的面粉却格外香甜。

那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河水都结了厚厚的冰。赵老汉清早开门时,发现门槛上蜷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怀里还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小孙女。老人冻得嘴唇发紫,却把破棉袄全裹在孩子身上。

'快进来烤烤火!'赵老汉连忙把人扶进屋里,让老伴煮了热腾腾的姜汤。祖孙俩在磨坊住了三天,临走时老乞丐从怀里掏出个脏兮兮的布包:'恩公,这三粒麦种是祖传的宝贝,春分那天种下,会有奇迹发生。'

转眼到了春分,赵老汉将信将疑地把麦种埋在磨坊后的菜地里。第二天清晨,老伴惊慌地跑来叫他:'老头子快去看!地里长出金穗子了!'

三株麦子果然不同寻常,麦秆有竹竿那么粗,麦穗像狗尾巴似的垂到地面。更奇的是,麦粒剥开竟闪着淡淡的金光。村里王财主听说后,当场要出二十两银子买地,被赵老汉婉拒了。

第一茬麦子收了九斗,磨出来的面粉金灿灿的。赵老汉给全村孤寡老人都送了新蒸的馒头,八十岁的张阿婆咬了一口就哭了:'这味儿跟我娘当年用祭田麦做的馍一个样!'

第二个月,麦子重新抽穗。这次麦秆上结出了银色的穗头,磨出的面粉雪白如霜。恰逢邻村闹饥荒,赵老汉让儿子赶着驴车送去三十袋面粉。回来时车辕上挂满了乡亲们回赠的干菜、腌肉,还有块绣着'义薄云天'的红布。

第三个月的麦穗变成了翡翠色,磨面时满屋飘着药香。正好县令夫人难产,稳婆用这面粉调的药糊竟止住了大出血。后来县里要立功德碑,赵老汉却偷偷在碑文角落刻上老乞丐祖孙的名字。

来年开春,老磨坊突然来了群喜鹊,衔着麦种在房梁上做了窝。更奇怪的是,村里所有孩子的旧棉袄里都长出了新棉花。如今青石村后山还有片'三色麦田',据说在月圆夜里,仍能听见老磨坊吱呀呀的转动声。

这故事是我爷爷讲的,他总说赵老汉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庄稼人最懂,好种子要撒在善地里。'去年我回老家,果然在祠堂梁上看见三粒被红布包着的麦种,油亮亮的像刚摘下来似的。

(全文完)

后记:青石村现在仍保留着'分面节',每年腊八节,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麦磨面做'三色糕'。去年民俗学者考证,那种金麦可能是濒临灭绝的'黄魁'古麦,而翡翠麦的止血成分与云南白药主原料惊人相似。至于银麦的下落,有个养蜂人说曾在终南山见过类似的野生麦,蜜蜂采酿的蜜呈现珍珠光泽...

相关文章

善良的报偿: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奇缘

在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木匠,名叫李守义。他的手艺在小镇上远近闻名,但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善良。每天清晨,他都会在自家的小铺子前摆上一张长凳,放上热茶和简单的早点,供路过的穷苦人和乞...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的精灵:一段跨越五十年的报恩奇缘

1965年的寒冬,长白山脚下的老猎人张大山在巡山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雪狐。那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罕见狐狸,右后腿被捕兽夹咬得血肉模糊。当时猎户们都传说雪狐皮能卖上天价,但老张却脱下棉袄裹住瑟瑟发抖的小家伙,...

善良的木匠与隐身乞丐:一碗粥换来的奇迹

在江南水乡的杨柳镇,住着一位名叫周福生的老木匠。镇上人都知道他的手艺是祖传三代的绝活,雕花木窗能引来蝴蝶,榫卯桌椅百年不散。但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为人——每天清晨都会在自家院墙上挂个竹篮,里面放着热腾腾...

善良的磨坊主与神奇磨盘: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

在云南山区的一个偏远小村庄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与回报的美丽故事。这个被青山环抱的村庄名叫云雾村,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张老汉,他经营的磨坊已经传承了三代人。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导致粮食短缺。...

善良的老鞋匠与神秘乞丐的报恩奇缘

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上,有位年过六旬的周老鞋匠。他的铺子不过五平米,却因手艺精湛闻名乡里。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他戴着老花镜,用长满茧子的手指捏着银针在鞋底穿梭,针脚密得能防住三月的烟雨。那年腊月廿三,北风卷...

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一碗粥换来的千年报恩

在皖南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村口那座至今仍在吱呀作响的老磨坊,木门框上深陷的指痕,正是这个奇异传说的见证。明朝万历年间,村里住着个姓陈的磨坊主。那年寒冬来得格外早,十一月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