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磨坊主与三粒神奇麦种
在很久很久以前,北方有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赵老汉,大家都叫他'赵磨子'。他那间百年老磨坊的木轮子日夜吱呀作响,磨出的面粉却格外香甜。
那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河水都结了厚厚的冰。赵老汉清早开门时,发现门槛上蜷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怀里还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小孙女。老人冻得嘴唇发紫,却把破棉袄全裹在孩子身上。
'快进来烤烤火!'赵老汉连忙把人扶进屋里,让老伴煮了热腾腾的姜汤。祖孙俩在磨坊住了三天,临走时老乞丐从怀里掏出个脏兮兮的布包:'恩公,这三粒麦种是祖传的宝贝,春分那天种下,会有奇迹发生。'
转眼到了春分,赵老汉将信将疑地把麦种埋在磨坊后的菜地里。第二天清晨,老伴惊慌地跑来叫他:'老头子快去看!地里长出金穗子了!'
三株麦子果然不同寻常,麦秆有竹竿那么粗,麦穗像狗尾巴似的垂到地面。更奇的是,麦粒剥开竟闪着淡淡的金光。村里王财主听说后,当场要出二十两银子买地,被赵老汉婉拒了。
第一茬麦子收了九斗,磨出来的面粉金灿灿的。赵老汉给全村孤寡老人都送了新蒸的馒头,八十岁的张阿婆咬了一口就哭了:'这味儿跟我娘当年用祭田麦做的馍一个样!'
第二个月,麦子重新抽穗。这次麦秆上结出了银色的穗头,磨出的面粉雪白如霜。恰逢邻村闹饥荒,赵老汉让儿子赶着驴车送去三十袋面粉。回来时车辕上挂满了乡亲们回赠的干菜、腌肉,还有块绣着'义薄云天'的红布。
第三个月的麦穗变成了翡翠色,磨面时满屋飘着药香。正好县令夫人难产,稳婆用这面粉调的药糊竟止住了大出血。后来县里要立功德碑,赵老汉却偷偷在碑文角落刻上老乞丐祖孙的名字。
来年开春,老磨坊突然来了群喜鹊,衔着麦种在房梁上做了窝。更奇怪的是,村里所有孩子的旧棉袄里都长出了新棉花。如今青石村后山还有片'三色麦田',据说在月圆夜里,仍能听见老磨坊吱呀呀的转动声。
这故事是我爷爷讲的,他总说赵老汉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庄稼人最懂,好种子要撒在善地里。'去年我回老家,果然在祠堂梁上看见三粒被红布包着的麦种,油亮亮的像刚摘下来似的。
(全文完)
后记:青石村现在仍保留着'分面节',每年腊八节,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麦磨面做'三色糕'。去年民俗学者考证,那种金麦可能是濒临灭绝的'黄魁'古麦,而翡翠麦的止血成分与云南白药主原料惊人相似。至于银麦的下落,有个养蜂人说曾在终南山见过类似的野生麦,蜜蜂采酿的蜜呈现珍珠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