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报恩
很久以前,在终南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张的樵夫。他每日上山砍柴,虽家境贫寒,却始终保持着乐善好施的品性。
这年寒冬腊月,张樵夫照例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微弱的呻吟声。他拨开积雪,发现一位白发老人蜷缩在树洞里,脸色青紫,已是奄奄一息。
'老丈醒醒!'张樵夫连忙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老人,又取出怀里尚带体温的杂粮饼,掰碎了喂到老人嘴边。见老人吞咽困难,他竟咬破手指滴血润喉。这番动静惊醒了老人,浑浊的双眼映出樵夫冻得通红的笑脸。
三日后,老人神秘痊愈。临别时从怀中取出个青布包:'后日午时,带着这个去断崖采药,切记莫贪多。'说完化作白鹤冲天而去,雪地上只留三片鹤羽。
到了约定时辰,张樵夫攀上断崖。青布包突然自动展开,竟变成丈余长的云梯直通绝壁。他谨记叮嘱,只采了三株发光的灵芝。刚退回崖顶,忽听身后轰隆巨响——那云梯化作碎石坠入深渊。
归途遇见逃荒的母子三人,张樵夫毫不犹豫赠出两株灵芝。夜里,最后那株灵芝在他眼前化作金粉,在地上拼出'仁者寿'三字。说来也怪,此后他砍柴总能在枯树下挖到山参,日子渐渐宽裕起来。
来年开春,樵夫救下被野猪追赶的书生。书生临别赠诗,其中'滴水之恩涌泉报'七字突然浮空发光。当夜暴雨引发山洪,唯独张樵夫的茅屋被一圈金光护住。天亮后村民发现,他家周围竟凭空出现三道分水石梁。
最奇的是十年后的重阳节,当年那位白发老人突然造访,身后跟着被救的书生——如今已是新任县令。老人捋须笑道:'老夫本是山中药仙,当年渡劫时承蒙相救。今观你依然安贫乐道,特来引你入山修行。'
后来有人看见张樵夫跟着仙人踏云而去,留下的茅屋年年春天自动焕然一新。每逢旱灾,屋前古井便涌出甘泉;遇到疫病,檐下就会长出治病草药。村民们都说,这是张樵夫成仙后仍在庇佑乡邻呢。
这个传说在终南山流传了三百余年。直到光绪年间,有猎户在深潭边发现块石碑,上面刻着'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八个大字。风吹雨打中,那字迹始终殷红如初,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某个关于善良的古老秘密。
这年寒冬腊月,张樵夫照例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微弱的呻吟声。他拨开积雪,发现一位白发老人蜷缩在树洞里,脸色青紫,已是奄奄一息。
'老丈醒醒!'张樵夫连忙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老人,又取出怀里尚带体温的杂粮饼,掰碎了喂到老人嘴边。见老人吞咽困难,他竟咬破手指滴血润喉。这番动静惊醒了老人,浑浊的双眼映出樵夫冻得通红的笑脸。
三日后,老人神秘痊愈。临别时从怀中取出个青布包:'后日午时,带着这个去断崖采药,切记莫贪多。'说完化作白鹤冲天而去,雪地上只留三片鹤羽。
到了约定时辰,张樵夫攀上断崖。青布包突然自动展开,竟变成丈余长的云梯直通绝壁。他谨记叮嘱,只采了三株发光的灵芝。刚退回崖顶,忽听身后轰隆巨响——那云梯化作碎石坠入深渊。
归途遇见逃荒的母子三人,张樵夫毫不犹豫赠出两株灵芝。夜里,最后那株灵芝在他眼前化作金粉,在地上拼出'仁者寿'三字。说来也怪,此后他砍柴总能在枯树下挖到山参,日子渐渐宽裕起来。
来年开春,樵夫救下被野猪追赶的书生。书生临别赠诗,其中'滴水之恩涌泉报'七字突然浮空发光。当夜暴雨引发山洪,唯独张樵夫的茅屋被一圈金光护住。天亮后村民发现,他家周围竟凭空出现三道分水石梁。
最奇的是十年后的重阳节,当年那位白发老人突然造访,身后跟着被救的书生——如今已是新任县令。老人捋须笑道:'老夫本是山中药仙,当年渡劫时承蒙相救。今观你依然安贫乐道,特来引你入山修行。'
后来有人看见张樵夫跟着仙人踏云而去,留下的茅屋年年春天自动焕然一新。每逢旱灾,屋前古井便涌出甘泉;遇到疫病,檐下就会长出治病草药。村民们都说,这是张樵夫成仙后仍在庇佑乡邻呢。
这个传说在终南山流传了三百余年。直到光绪年间,有猎户在深潭边发现块石碑,上面刻着'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八个大字。风吹雨打中,那字迹始终殷红如初,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某个关于善良的古老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