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雾缭绕的苍云山深处,住着一位姓赵的老守林人。村民们总说赵大爷的胡子比松针还硬,可心却像山涧里的泉水般柔软。那年寒冬发生的故事,至今还在山脚下的茶棚里被人津津乐道。
腊月二十三那日,赵大爷照例巡山时,在结冰的溪面上发现团毛茸茸的雪球。走近才看清是只冻僵的白狐,后腿挂着捕兽夹,鲜血把冰面染成了红梅图。老人脱下棉袄裹住它时,发现这狐狸竟生着翡翠般的眼睛。
赵大爷把火炕让给白狐养伤,自己裹着破棉被睡在柴房。每天用草药熬汤喂它,还拆了老伴留下的绣花棉袄给狐狸包扎。村里猎户老张头听说后,拎着烧酒上门劝说:‘这皮毛能换半年米钱哩!’老人却把猎叉横在门前:‘它既进了我家门,就是客人。’
开春那日,白狐突然不见了踪影。可怪事接连发生:赵大爷总在窗台上发现新鲜的野果,柴垛永远堆得整整齐齐。最奇的是七月连旱时,他家菜园子却青翠欲滴,夜里能听见洒水声。
直到中秋夜,老人被敲门声惊醒。月光下站着穿白衣的姑娘,发间别着枝山茶花。‘赵老爹,’姑娘递来绣着金线的包袱,‘当年您拆棉袄救我,如今该还件新的。’没等老人回神,她已化作白影消失在林间。
包袱里是件崭新的棉袄,内衬用松针绣着避火纹。来年山火肆虐时,这衣裳竟真护着老人穿越火墙。如今苍云山还有条不成文的规矩——遇见白狐要行礼,猎户们都说:‘谁知道是不是守林人家的姑娘呢?’
这个雪夜救狐的故事传开后,进山砍柴的汉子们开始自觉收起捕兽夹。去年有个迷路的城里人,恍惚看见白衣女子引路,跟着她脚印走到村口,发现每个脚印都开着朵小小的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