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一碗热粥换来的奇缘
初冬的太行山脚下飘着细雪,老樵夫赵大柱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冻土往家走。突然,山道旁的乱石堆里传来微弱的呜咽声,拨开枯草一看,竟是个冻得嘴唇发紫的灰袍老道。
'道长醒醒!'赵大柱顾不得肩上柴火,背起老人就往家跑。破茅屋里,他舀出最后半碗黄米熬粥,妻子王氏默默拆了陪嫁的棉被给老人裹上。半夜老道发高热,夫妻俩轮换着用雪水敷额头,那床唯一的棉被始终盖在客人身上。
三天后老道醒来,从袖中摸出个雕着蟠桃的枣木匣:'老朽本是青城山修行的散人,这匣中桃核能解百毒。'见夫妻俩坚决推辞,老道长叹:'山洪将至,此物就当报一粥之恩吧。'说罢化作清风而去。
第二年盛夏,暴雨连下七日。半夜里赵大柱被怀里的木匣烫醒,只见匣中桃核泛着红光。他想起道长所言,急忙叫醒全村人往高处跑。刚撤离半刻钟,滔天洪水就吞没了村庄。
洪水退去后,人们在桃核指引处挖出清泉,泉水竟能治时疫。逃荒而来的流民在此聚居,渐渐形成热闹的集镇。赵家夫妻在泉眼旁开了间粥铺,无论贫富都免费送一碗热粥。有人看见月夜里有灰袍老道来喝粥,碗底总留着一枚鲜桃。
这眼'慈泉'至今仍在河北平山县,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樵夫赵某救道人得宝,引泉活民万千。'泉边石碑上,依稀可见当年道人用树枝刻下的偈子——'一粥暖三冬,善念通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