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善心终得善报的民间奇谈
在浙西的群山中,有个叫青岩村的小村落,村尾住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这年冬天格外冷,腊月里连降三场大雪,山上的野物都躲得无影无踪。
这日天刚蒙蒙亮,王老实裹着打满补丁的棉袄上山砍柴。走到半山腰的老松树下,忽见雪窝子里蜷着团火红的影子。走近了才看清是只老狐狸,后腿夹着猎户的铁夹子,暗红的血已经把雪地洇湿了一大片。
'造孽哟!'王老实连忙卸下背篓。那老狐却突然睁开琥珀色的眼睛,龇着牙发出呜呜的威胁声。'莫怕莫怕。'王老实从怀里掏出半块冻硬的窝头,掰碎了撒在雪地上,自己退开三步远。
等老狐渐渐放松警惕,王老实突然一个箭步上前,用棉袄裹住它身子,右手麻利地扳开了铁夹子。老狐在他手背上挠出三道血痕,跛着腿窜出去丈把远,却又停在雪地里回头望。
第二日清早,王老实推开柴房门,发现门槛上摆着只肥硕的野兔。如此接连七日,每天都有山货出现在柴房外。除夕那天,王老实故意半夜蹲守,月光下看见那红狐狸叼着只山鸡,轻巧地跃过篱笆墙。
开春后王老实染了寒热病,昏沉沉躺了三天。这夜突然听见窗户吱呀作响,睁眼看见老狐蹲在窗台上,嘴里竟叼着株山参!它把山参丢在床头,转身消失在月色里。村里老郎中见了这参直咂舌:'这可是百年老参啊!'
后来村里遭了山洪,王老实挨家挨户帮着抢救粮食。洪水退去那晚,他家谷仓里突然多了十袋苞谷。村长带着人查了半月,最后在谷堆里发现几根火红的狐狸毛。
如今青岩村后山还有座小庙,泥塑的狐仙像脚下总有人供着时令山果。上了年纪的人都说:那年腊月要是王老实没救那狐狸,整个村子怕是熬不过那个荒年哩!
这故事传到山外,有读书人笑说不过是乡野怪谈。可你若在冬至前后去青岩村,还能看见老辈人往山路上撒苞谷粒。他们管这叫'还狐粮'——虽然谁也没见过那只红狐狸,但这份善缘,已经在山里传了三代人。
去年开春,省城来了个戴眼镜的动物学家,在村支书家喝了三盅烧酒后红着脸说:其实华北赤狐的寿命最多十二年。村里老人听了只是笑,第二天照样往山神庙的供桌上添了把新摘的野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