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比手艺更珍贵

admin5天前未分类8

在湘西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李三爷。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用上百年,方圆百里的乡亲都以拥有李三爷的作品为荣。

那年冬天特别冷,李三爷收了个城里来的徒弟小张。年轻人第一天就抱怨:“师父,现在都用机器雕刻了,您这些老手艺早晚要被淘汰。”李三爷只是笑笑,继续打磨手里的榫头。

腊月廿三那天,村里王婶哭着找来。她儿子要结婚,可定做的婚床被货车摔散了架。婚期就在三天后,厂家说要重做得半个月。李三爷听完二话没说,带着小张就往王婶家赶。

零下五度的天气,师徒俩在院子里点起炭盆。小张发现师父的手冻得发紫却异常灵活,那些断裂的木材在他手里就像听话的孩子。更神奇的是,李三爷居然用碎木块拼出了比原设计更精美的并蒂莲纹样。

三天三夜没合眼,当公鸡打鸣时,一张带着木香的新婚床诞生了。王婶要给双倍工钱,李三爷却只收了材料费:“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难处。”

回去的路上,小张突然发现师父的棉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发黑的棉絮。原来老人这几年接的活越来越少,却还坚持每年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免费修家具。

开春时李三爷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工具箱交给小张:“记住,木头有灵性。你怀着善心雕琢,它就用百年不朽回报你。”如今县城里最火的“三爷木艺”工作室,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徒弟们下乡做公益。

去年发洪水,小张带着师弟们蹚着齐腰深的水,把五保户家的老家具一件件搬上房梁。浑浊的水里,那些榫卯结构的柜子居然滴水未进。有记者来采访,小张指着柜子底部的莲花纹说:“瞧,这是我师父教的——好手艺要配着好心肠。”

村里老人常说,现在年轻人结婚还爱找“三爷木艺”做家具,倒不全是图手艺。主要是听说用了他们家的家具,小两口准能和和美美。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木有灵气,匠有仁心。

(故事取材于湘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宏进的真实事迹,融合多地民间工匠传说创作)

相关文章

老槐树下的秘密:一个村庄的百年守信传奇

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村口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1998年夏天,十二岁的我跟着父亲回老家避暑,第一次听说了这个被村民们守护了百年的秘密。那是个闷热的午后,蝉鸣震得人耳膜发麻。七十多岁的三爷爷...

老槐树下的秘密:一个关于诚信与救赎的民间故事

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庄里,生长着一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如巨伞般遮天蔽日。村里人都说这棵树有灵性,因为它总在风雨来临时沙沙作响,仿佛在提醒人们收衣服关窗。故事要从1998年...

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流浪汉的温暖奇缘

在江南古镇的青石巷尾,有位六十多岁的陈老鞋匠。他的修鞋铺子不过五平米,却总摆着两把褪色的红塑料凳——这事得从三年前那个暴雨夜说起。那天临近打烊,屋檐水帘里突然跌进个湿透的流浪汉。破洞的解放鞋渗着泥水,...

善良的守林人与报恩的白鹿

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守林人老李。他独自守护着这片原始森林已有三十余年,每天清晨踩着露水巡山,傍晚伴着鸟鸣归家。村民们都说老林子里有精灵,老李却只笑着摸摸腰间磨得发亮的铜哨——那是他用...

善良的守林人:深山里的三十年无私守护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脉深处,有个被当地人称为"老槐树坳"的小村庄。村里最东头有间用山石垒成的老屋,住着六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他的故事,要从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说起。1993年夏天,刚退伍的李大山主动接下了...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担柴火换来的奇缘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张老实的樵夫,四十出头还没娶上媳妇,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换来的铜钱总要分一半给村口的孤寡老人。这年冬天特别冷,腊月廿八那日,张老实顶着鹅毛大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