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守林人:深山里的三十年无私守护

admin7天前未分类10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脉深处,有个被当地人称为"老槐树坳"的小村庄。村里最东头有间用山石垒成的老屋,住着六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他的故事,要从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说起。

1993年夏天,刚退伍的李大山主动接下了公社分配的护林工作。这个岗位每月只有微薄的补贴,却要负责方圆五十里山林的巡护。上任第三天,他就遇上了十年不遇的山洪。深夜巡山时,他听见断崖方向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采药人张老汉失足卡在了岩缝里。

暴雨中,李大山用捆柴绳把自己系在树上,冒着被冲走的危险,硬是把老人从齐腰深的激流里背了出来。送到卫生所时,两人浑身是血,张老汉怀里却还紧紧护着采到的草药。后来才知道,那是给村里患急病的孩子们救命用的。

这场救援让李大山明白,守护山林就是守护乡亲们的命。他自费买了望远镜和急救包,在巡山路上标记出所有危险地段。有年冬天发现盗猎者的陷阱,他守着冰冻的陷阱三天三夜,直到林业局的人来处理。盗猎者恼羞成怒放火烧屋,他却把补偿金全换了树苗。

2008年地震时,后山出现裂缝,是李大山最早发现险情。他挨家挨户敲门疏散,自己最后一个离开。等灾后回村,大家发现他屋里珍藏的退伍证和奖章都埋在了废墟下,却把巡山日志和应急物资抢救出来了。

如今山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李大山却依然每天五点起床巡山。他手绘的防火地图成了林业局的范本,救过的27个遇险者里有采药人、迷路游客,甚至还有偷跑进山的孩子。去年暴雨冲垮进山桥,六十岁的他跳进河里固定绳索,让村民能拉着过河。

有人问李大山为什么坚持,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只是笑着指指满山的松涛:"听,树在说话哩。它们记得每个路过的人,我得帮它们守好这个家。"在他床头贴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工整写着当兵时班长教的话——守护者永远看得见黎明。

今年清明,村民自发在进山路口立了块花岗岩碑,上面没刻名字,只雕了棵顶着风雪的老槐树。李大山看到后,默默在碑座周围种了一圈野山菊。这些花现在开得正好,金灿灿的像给大山系了条温暖的围巾。

(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细节来源于多省护林员事迹汇编)

相关文章

善良的卖粥婆婆:一碗热粥温暖整个寒冬

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李婆婆,她在老街的拐角处摆了一个粥摊。每天清晨四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李婆婆就已经开始熬粥。她的小摊没有招牌,但飘散的粥香就是最好的广告。李婆婆的粥摊有个不成...

善良的货郎与报恩的狐狸: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

在很久以前,山东青州府有个叫王三的货郎,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的杂货。这年寒冬腊月,北风刮得人脸生疼,王三照例早起赶路,突然在雪地里发现一团火红色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是只受伤的狐狸,后腿夹...

善良的卖油翁:一勺油换来的千年福报

在江南的一个小村落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卖油翁的真实故事。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七十岁的陈老汉就推着吱呀作响的油车出门了。车上的桐油罐子随着颠簸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这声音在青石板路上传得很远。村里人都知道,这...

老槐树下的誓言:木匠与乞丐的十年报恩奇缘

1998年盛夏,皖南山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暴雨冲垮了青石村的老石桥,湍急的水流卷走了正在过桥的七岁孩童小满。当时在镇上做木工活的张德贵扔下刨子就往河边跑,纵身跳进浑黄的激流里。村民们回忆说,那天河水...

老木匠的传家宝:一把刻满故事的木梳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有位七十岁的陈老木匠,他的铺子门口永远飘着松木香。镇上人都知道,老人有把从不售卖的桃木梳,梳齿间缠着褪色的红绳,像藏着半辈子的秘密。那年梅雨季来得急,实习生小林躲雨闯进铺子。陈老木...

老槐树的秘密:善良木匠与百年树灵的温暖奇缘

在闽北群山环绕的松溪村口,矗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每当夏夜,村民们总能看到树梢泛着莹莹微光,老人们说那是树灵在守护村庄。这个传说的起源,要追溯到光绪二十三年的那个旱灾。那年夏天,整整四十八天没落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