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仙:一碗粥换来的福报

admin4天前未分类7

在云雾缭绕的太行山深处,有个叫青石坳的小村落。村里住着个四十出头的樵夫张大山,每日天不亮就背着柴刀上山,靠卖柴火养活卧病在床的老母亲。

这年腊月特别冷,山道上的冰凌挂得比往年都长。冬至那天,张大山在山腰发现个冻得发抖的白胡子老头,破棉袄里裹着几本发黄的古书,嘴里还念叨着'参星移位,紫气东来'的怪话。

'老伯,这大雪天您咋在野地里?'张大山赶紧脱下自己的羊皮袄给老人披上。老头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后生,我观你眉间有善纹,可愿收留个老朽避避风雪?'

村里人都说这老头来路不明,劝张大山别招惹。可看着母亲端给老人的热粥碗里映出的笑脸,张大山默默把东厢房收拾了出来。老人白日总不见踪影,夜里却常教张大山的母亲用艾草熏穴位,说也奇怪,老太太的咳喘竟真轻了许多。

开春时老汉突然要走了,临行前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后生,你屋后第三棵老松树下有造化。'说完就像阵烟似的消失在晨雾里。张大山半信半疑去挖,竟掘出两坛前朝商人埋的银锭,坛口还粘着片写着'善人得之'的竹简。

后来张大山用这笔钱开了药材铺,专门收穷人的山货。有年瘟疫横行,他照老人留下的方子熬药救人,看见药锅里映出的云彩竟组成个笑脸。如今青石坳村口还有座'济世堂',梁上永远挂着个空粥碗。

这故事是我爷爷的亲身经历,他现在九十多了,每回讲完总要添句:'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善心换善缘。'去年我在省图书馆竟真查到本《太行异闻录》,里面记载着明代有位云游道人,最喜扮作落魄书生考验人心……

(故事取材于河北涉县民间传说,讲述人:王守业,78岁,涉县文化馆退休干部)

--------

故事里藏着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1. 老人总在张大山母子同时出现时才施展本事
2. 银锭上的竹简墨迹看着像新写的
3. 药锅里的笑脸与当初粥碗里的如出一辙

这些若有若无的线索,让这个看似奇幻的故事透着人间烟火的温度。就像张大山现在还会对来买药的乡亲们说的:'善心是碗热粥,暖了别人,也暖着自己。'

相关文章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脚下,住着一位独居的守林人老赵。六十岁的他像棵老松树般扎根在这片林子里二十年,每天清晨总踩着露水巡山,傍晚伴着鸟鸣归来。那年冬天特别冷,老赵巡山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白狐卡在捕兽夹里,左后...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报恩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云雾缭绕的青山,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樵夫。阿福父母早逝,靠着每日上山砍柴换些银钱度日。虽然日子清苦,但他总是乐呵呵的,见到受伤的小鸟会带回家照料,遇到迷路的旅人会主动指路,村...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一碗粥换来千年灵芝

在云雾缭绕的终南山深处,住着一位名叫老周的樵夫。每日清晨,他总背着磨得发亮的斧头进山砍柴,那斧柄上深深浅浅的指痕,记录着三十年来与这座山的对话。这年寒冬来得格外早,大雪封山前夜,老周在悬崖边发现个蜷缩...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山深处有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这里山清水秀,却因土地贫瘠,村民们过着清苦的日子。村里有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父母早逝,每日靠砍柴换些米粮度日。那年初冬特别寒冷,阿木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走...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一碗热粥换来的奇缘

初冬的太行山脚下飘着细雪,老樵夫赵大柱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冻土往家走。突然,山道旁的乱石堆里传来微弱的呜咽声,拨开枯草一看,竟是个冻得嘴唇发紫的灰袍老道。'道长醒醒!'赵大柱顾不得肩上...

善良的货郎与山中狐仙:一碗热粥结下的百年善缘

初冬的沂蒙山区寒风刺骨,货郎张老汉挑着担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竹扁担两头挂着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还有山里人稀罕的洋火和红糖。这天他抄近路走老鹰崖,却听见崖下传来阵阵呜咽。拨开枯草丛,竟发现一只火红的狐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