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神医:一段改变村庄命运的奇遇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老周的樵夫,五十多岁,满脸风霜却总带着憨厚的笑容。每天清晨,他总要扛着斧头往深山里走,砍柴时总把枯枝让给其他樵夫,自己专挑最难砍的老树根。
那年冬天特别冷,老周在雪山深处发现个昏迷的白胡子老人。老人怀里紧紧抱着个破旧药箱,棉袄上结着冰碴子。老周想都没想就脱下自己的羊皮袄裹住老人,硬是背着走了十几里山路。路过能卖好价钱的灵芝时,他连脚步都没停。
老人醒来后,从药箱里掏出三粒闪着青光的种子:'这是续命藤,种在你家后院吧。'说完就消失在大雪中。老周把种子当普通草药种下,谁知来年春天竟长出会发光的藤蔓,夜里把半个村子都映成碧绿色。
村里最穷的孙寡妇高烧不退时,老周摘了片叶子熬汤。第二天寡妇不仅能下床,连多年的眼疾都好了。这事传开后,老周家门槛都被求医的村民踏破了。他从不收钱,只笑着说:'顺手的事儿。'
有个城里药商闻讯赶来,出价五百两买藤蔓。那天夜里,老周梦见白胡子老人站在月光里摇头。次日他当着全村人的面把藤蔓分株,每家送了一棵。后来整个柳溪村的房前屋后都摇曳着青光,连县太爷都坐着轿子来求药。
最神奇的是那年闹瘟疫,邻村死了不少人,可柳溪村连个头疼脑热的都没有。现在村民进山砍柴,都会多背一捆柴火放在岔路口——他们说这是老周教的'山路规矩'。
二十年后,有游方道人认出这是失传的'青囊仙藤',只在《本草拾遗》里有过记载。而老周依然每天上山砍柴,只不过身后总跟着群蹦蹦跳跳的孩童,争着帮他捡掉落的树枝。
深秋的早晨,早起磨豆腐的李婶总看见老周蹲在村口老槐树下,往松鼠洞里塞松子。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他佝偻的背上,像撒了一地碎金子。
后来村里盖了座小庙,供的不是神仙,而是个背着柴捆的樵夫泥像。庙门口有块青石碑,上面刻着老周常说的话:'山里的路走得人多了,就会长出新的小路来。'
如今那些藤蔓还在柳溪村生长着,只是再没发过青光。不过村里孩子都知道,只要在月圆之夜给藤蔓浇一瓢山泉水,第二天准能在藤叶上发现晶莹的露珠——尝过的人说,那味道像极了老周熬的野蜂蜜茶。
去年清明,有人看见个白胡子老头在庙里上了三炷香。香炉里的灰烬排成个药葫芦形状,风吹过时,满村藤蔓沙沙作响,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
村头茶摊的王老汉常说,老周临终前那晚,后院的藤蔓突然光芒大盛,把整个村子照得如同白昼。早起的人们发现老周安详地躺在床上,手里攥着片青翠的藤叶,嘴角还挂着笑。
现在柳溪村的后生们进城打工,总爱在行李里塞片干藤叶。他们说奇了怪了,带着这叶子的人,在城里总能遇到肯搭把手的陌生人。就像当年那个雪夜,大山给善良人准备的礼物,从来不会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