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豆腐的老王:半块豆腐救了一个家
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卖豆腐的老王,五十多岁,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磨豆子。他做的豆腐嫩得像婴儿的脸蛋,村里人都说老王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方圆十里就数他家的豆腐最香。
那是2018年的寒冬,村里来了个陌生的年轻女人,带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住在村尾废弃的碾米房里。女人总在豆腐摊快收摊时才来,买最便宜的豆腐渣。有次老王发现,她付钱的手上全是冻疮,指甲缝里还沾着工厂的染料。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女人破天荒买了半块嫩豆腐。老王用稻草捆好递过去时,听见她小声对孩子说:‘小宝乖,明天妈妈发工资就买肉。’结果第二天,豆腐摊前只来了哭花脸的小男孩,说妈妈在工厂晕倒了。
老王扔下摊子就往镇医院跑。原来女人是逃出来的家暴受害者,在纺织厂打工天天吃咸菜,严重贫血才晕倒的。医院走廊上,老王把兜里准备买大豆的八百块钱全塞给了缴费处。
从那天起,老王摊位上多了块牌子:‘帮工一名,管吃住’。女人在豆腐坊里学会了点卤水的绝活,小男孩天天趴在磨盘边写作业。来买豆腐的乡亲们发现,老王家的豆腐比以前更香了——女人总偷偷多给半两。
去年春节,我回村看见女人在摊位上忙活,小男孩已经会帮客人称豆腐了。老王蹲在门口磨新买的电磨,阳光照在他褪色的蓝围裙上。现在村里人都管那孩子叫‘豆腐仔’,而老王听到就会笑:‘什么仔不仔的,这是我徒弟’。
如今那间碾米房改成了豆腐作坊,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女人上个月考取了食品卫生证,老王正琢磨着把‘王氏豆腐’的招牌漆成烫金的。有时候老天爷给的磨难,就像点豆腐的卤水,看着苦涩,却能把生活凝成香醇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