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奇缘
在很久以前,太行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张老三的樵夫。他每天清晨上山砍柴,傍晚挑到镇上贩卖,日子过得清贫却安稳。村里人都知道,张老三有个怪癖——见到受伤的动物总要停下来救治,为此经常耽误砍柴的时辰。
这年冬至前夕,山里突然下起百年不遇的暴雪。张老三惦记着前日发现的断腿小鹿,顶着风雪进山送药。在返程途中,他隐约听见岩石缝隙传来微弱的呜咽声。拨开积雪一看,竟是只冻得发僵的白狐,前爪还夹在捕兽夹里。
'造孽啊!'张老三用柴刀撬开铁夹,脱下棉袄裹住白狐。那狐狸琉璃般的眼睛望了他一眼,突然口吐人言:'恩公且慢,老朽乃山中修行的狐仙。'原来这白狐为救被雪崩困住的山民,耗尽了法力才落入陷阱。
张老三将狐仙背回家中,妻子王氏虽吃惊却也没多言。夫妻俩熬了姜汤,又烧热土炕。半夜里,张老三起身添柴时,发现白发老者正在院中舞剑,剑尖所指处,积雪化作潺潺春水。
'老丈这是?'张老三揉着眼睛问道。老者含笑拱手:'蒙恩人搭救,老夫且送份薄礼。'说罢剑指东南:'明日可往鹰嘴崖采药,崖缝中有株百年赤灵芝。但切记——见到穿红肚兜的童儿莫要追赶。'
次日天晴,张老三将信将疑来到鹰嘴崖。果然在冰瀑后发现灵芝,正当采摘时,忽闻孩童嬉笑。扭头只见个红肚兜娃娃在雪地奔跑,身后落下一串朱砂似的红点。想起老者叮嘱,他强忍好奇继续采药。
归途经过村长家,听见屋里哭声震天。原来村长的独子高烧三日,郎中都说准备后事了。张老三想起那串红点,忙带人沿迹寻找,竟在枯树洞里发现大片朱砂参!孩子服下参汤后,当夜便退了烧。
这事传开后,常有富商来高价求购灵芝。张老三却坚持将药材平价卖给医馆,还总留些送给吃不起药的乡亲。第二年开春,他在老地方又遇白狐仙。仙人捋须笑道:'善心换得善缘,老夫特来报恩。'
只见狐仙袖中飞出七只彩鹊,落地化作七口清泉。最奇的是中间那口泉眼,竟能根据汲水者的心意变换水温。后来张老三用这些泉水救治了不少寒症患者,夫妻俩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如今太行山仍有'樵夫泉'的传说,据说在风雪夜还能听见狐仙指导采药人的声音呢。
这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是善行虽小,终有福报;二是面对诱惑时,守住本心才能得见真宝;三是民间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像张老三救狐时从未想过回报,反倒成就了这段千古奇缘。
(故事取材于太行山地方志记载的明代樵夫张永济事迹,结合《聊斋志异》中狐仙报恩的母题创作而成,文中药材知识参考了李时珍《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