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誓言: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皖南一个叫青溪村的小山村里,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像把巨伞,夏天能遮住半个晒谷场。村里人都说这树有灵性,因为连着三代人都为它立下过誓言。
第一代的故事要从1943年说起。那年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村民王守田抱着刚满月的孙子躲在槐树洞里。鬼子用刺刀在树干上戳了七八个窟窿,突然天上炸了个响雷,碗口粗的树枝砸在鬼子头上。后来村里人都说,这是老槐树在护崽。
临死前,王守田把孙子托付给邻居李木匠:『这树救了我们爷俩的命,劳您照看着些。』李木匠在树前磕了三个响头,从此每天清晨都来扫落叶。1958年大炼钢铁时,十几个红小将扛着斧头要来砍树,六十多岁的李木匠张开双臂拦在树前:『要砍就先砍我!』最后他在树前跪了整宿,第二天公社书记特批了保护令。
第二代守护人叫李春禾,是李木匠的孙女。1998年发洪水,她发现老槐树西北侧的树根被泡烂了,连夜骑着三轮车去县里林业站求援。技术员来看了直摇头:『治好了也得折寿百来年。』春禾不信邪,照着老辈人教的土方子,用桐油拌草木灰糊伤口,每天往树根堆新土。三年后老树发了新芽,抽出的枝条现在都有大腿粗了。
前年开发商看中这块地,出价八十万要移栽老树。春禾的儿子王立军把大学毕业证书复印件贴在树皮上:『我是林业局新聘的技术员,这树现在受《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管着。』他带着村民在树周围砌了花岗岩护栏,还整理了二十多页的养护日志。
今年清明,王立军三岁的女儿踮着脚给树系红绸带。孩子奶声奶气地背家训:『老树是咱家的恩人,要像孝顺太爷爷那样待它。』夕阳把三个守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树皮上,那些刀痕早被新长的树皮裹成了皱纹模样的疤。
如今老槐树成了县里的廉政教育基地,树前石碑上刻着三代人的故事。县里来的干部常说,看这树就明白什么叫『人养树一时,树养人三代』。每到农历六月十六,村民还会自发来给树过寿,供品里总少不了三碗新麦酿的甜酒——那是1943年王守田口袋里最后半块银元换的。
去年有个省城来的植物学家,取了片树叶说要检测。后来他写信说发现种特殊的抗菌蛋白,论文发表时特意注明样本来源。现在老槐树周围装了监控,树冠上还挂着太阳能驱动的微气候记录仪。但村民们还是更喜欢土办法——谁家孩子夜里哭闹,老人依旧会摘片槐叶放孩子枕下。
上个月暴雨冲垮了后山的护坡,唯独老槐树这片纹丝不动。林业局的无人机航拍显示,那些盘踞如虬龙的树根,在地下织成了半个足球场大的防护网。这事上了央视新闻,标题就叫《一棵树的防汛智慧》。
前两天王立军结婚,新娘子是从省农科院请来的果树专家。婚礼就在老槐树下办,新人交换的信物是两枚用槐树果核雕的戒指。春禾嬷嬷抹着眼泪说:『守田爷爷你看,咱家的根越扎越深了。』
风吹过树梢,千万片叶子沙沙作响,好像三百年来所有守护者的笑声都藏在这些绿色的铃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