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与神鸟:一个关于诚信与报恩的古老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老木匠。老木匠手艺精湛,为人忠厚老实,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却总是乐善好施,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师傅"。
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整整七日。清晨陈师傅推开柴门时,发现雪地里躺着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翅膀受了伤,正瑟瑟发抖。陈师傅连忙将大鸟抱进屋里,用温水擦洗伤口,又取出珍藏多年的金疮药敷上。
整整三个月,陈师傅日日给大鸟换药,还省下口粮喂它。起初大鸟十分警惕,后来渐渐温顺起来,偶尔会发出清越的鸣叫声。奇怪的是,每当大鸟鸣叫时,陈师傅做活的工具就会特别顺手,刨出的木花都带着淡淡香气。
开春那天,大鸟突然开口说话:"恩公,我本是南山神鸟,遭猎人暗算险些丧命。今日伤愈,该回山林了。"说着从羽翼下抖落三片金羽,"他日若遇难处,焚此金羽,我必来相助。"说罢化作一道彩虹消失在云端。
转眼到了梅雨季节,县里征召工匠修建堤坝。贪婪的县官克扣工钱,还强迫工匠们日夜赶工。陈师傅见同伴们累倒了好几个,便偷偷焚烧了一片金羽。当夜,狂风骤起,县官库房里的账本竟全部变成了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县官的罪状。
第二年村里闹饥荒,陈师傅又焚了第二片金羽。次日清晨,村民们在祠堂前发现了十袋金灿灿的稻谷,每袋恰好够一户人家度过荒年。最神奇的是,这些稻谷吃完后,米缸里总会自己生出新的米来。
十年后的重阳节,满头白发的陈师傅正在院中晒太阳,忽闻天空传来清越的鸣叫声。抬头望去,当年的神鸟正盘旋在屋顶,口中衔着一枚流光溢彩的种子。种子落入院中便生根发芽,转眼长成一棵金枝玉叶的宝树,树上结的果子能治百病。
从此,陈师傅的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善堂。他用宝树的果实免费为穷人治病,教年轻木匠手艺,九十高龄仍精神矍铄。有人说常在月圆之夜看见神鸟栖息在宝树上,金色的羽毛照亮半边天空;也有人说陈师傅去世时,有人看见一道彩虹载着他往南山去了。
如今那个村子还保留着重阳节祭拜木匠祖师的习俗,村里的老人说,诚实守信的人路过南山时,偶尔还能听见清越的鸟鸣声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或许不会马上得到回报,但上天从不会辜负每一颗真诚的心。
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整整七日。清晨陈师傅推开柴门时,发现雪地里躺着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翅膀受了伤,正瑟瑟发抖。陈师傅连忙将大鸟抱进屋里,用温水擦洗伤口,又取出珍藏多年的金疮药敷上。
整整三个月,陈师傅日日给大鸟换药,还省下口粮喂它。起初大鸟十分警惕,后来渐渐温顺起来,偶尔会发出清越的鸣叫声。奇怪的是,每当大鸟鸣叫时,陈师傅做活的工具就会特别顺手,刨出的木花都带着淡淡香气。
开春那天,大鸟突然开口说话:"恩公,我本是南山神鸟,遭猎人暗算险些丧命。今日伤愈,该回山林了。"说着从羽翼下抖落三片金羽,"他日若遇难处,焚此金羽,我必来相助。"说罢化作一道彩虹消失在云端。
转眼到了梅雨季节,县里征召工匠修建堤坝。贪婪的县官克扣工钱,还强迫工匠们日夜赶工。陈师傅见同伴们累倒了好几个,便偷偷焚烧了一片金羽。当夜,狂风骤起,县官库房里的账本竟全部变成了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县官的罪状。
第二年村里闹饥荒,陈师傅又焚了第二片金羽。次日清晨,村民们在祠堂前发现了十袋金灿灿的稻谷,每袋恰好够一户人家度过荒年。最神奇的是,这些稻谷吃完后,米缸里总会自己生出新的米来。
十年后的重阳节,满头白发的陈师傅正在院中晒太阳,忽闻天空传来清越的鸣叫声。抬头望去,当年的神鸟正盘旋在屋顶,口中衔着一枚流光溢彩的种子。种子落入院中便生根发芽,转眼长成一棵金枝玉叶的宝树,树上结的果子能治百病。
从此,陈师傅的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善堂。他用宝树的果实免费为穷人治病,教年轻木匠手艺,九十高龄仍精神矍铄。有人说常在月圆之夜看见神鸟栖息在宝树上,金色的羽毛照亮半边天空;也有人说陈师傅去世时,有人看见一道彩虹载着他往南山去了。
如今那个村子还保留着重阳节祭拜木匠祖师的习俗,村里的老人说,诚实守信的人路过南山时,偶尔还能听见清越的鸟鸣声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或许不会马上得到回报,但上天从不会辜负每一颗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