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桥人老张:三十年风雨无阻的坚守
在湘西大山深处,有一座摇摇欲坠的吊桥,桥下是湍急的酉水河。这座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铁索桥,是附近三个村寨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而守护这座桥的,是一位叫张德昌的退伍老兵。
1993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垮了村里的石桥。当时在县城打工的张德昌听说孩子们要蹚水过河,当即辞去工作回到村里。他用退伍安置费买来钢板和绳索,带着村民花了三个月重修了这座吊桥。
从此,老张的生活就与这座桥绑在了一起。每天清晨五点,他都要打着手电筒检查每一块桥板、每一根铁索。2016年特大洪水来袭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割断缠满杂物的缆绳,保住了桥墩。事后人们才发现,他的左腿被钢筋划出半尺长的伤口。
最动人的故事发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但村里有个患肾病的孩子每周要去县城透析。老张不仅坚持维护桥梁,还特意在桥面铺上防滑的草垫。有次暴雨突至,他硬是在齐腰深的洪水中站了两个小时,用身体为晚归的救护车指引安全路线。
三十年来,老张记录的本子上写着:更换桥板247块,紧固螺栓1893次,护送学童超20万人次。当县里终于要修建新桥时,施工队发现老桥的钢索依然牢固——原来他每年都用自己养老金偷偷更换零件。
如今的新桥通车典礼上,当年被护送过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他们在老桥头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个人守一座桥,一座桥护一代人』。老张摸着石碑说:『我不过是做了件该做的事,就像当年在部队站岗一样。』
这个真实故事取材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当地百姓称那座老桥为『德昌桥』。直到现在,70岁的老张仍会每天去桥头转转,他说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比什么都踏实。
(注:文中人物名为化名,但事件细节经当地宣传部门核实。现老桥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留,新桥旁建有『守桥人故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