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守候:一个跨越半世纪的报恩故事

admin19小时前未分类4

在皖南一个叫青溪村的小山村里,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浅浅的沟壑里,藏着一个暖了整座村庄的秘密。

1962年的春荒来得格外凶猛。那天傍晚,村东头的老赵家灶台整整三天没冒烟,七岁的小孙子饿得直啃枕头。生产队会计张德全路过时,听见屋里传来细微的呜咽,转身从自家米缸里舀出最后半碗玉米面。这个总戴着蓝布袖套的瘦高男人,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娃长身子,不能饿着。』

三十年后某个暴雨夜,已经当上镇长的赵建国突然接到电话。九十岁的张会计房子塌了半间,老人蜷在剩下那半间里,手里还攥着当年的工分本。赵镇长连夜带着施工队进村,新起的砖房上梁那天,老会计颤巍巍摸出个蓝布包:『这是当年各家借粮的账,如今……』话没说完就被打断:『您老当年从自家嘴里省粮的时候,可没要过借条。』

2018年夏,老槐树下新立了块青石板。每天清晨,总有个穿校服的女孩来擦石板,她是张会计的曾孙女张小满。村里人都知道,她书包里永远装着两把伞——有次突降暴雨,接她放学的赵镇长孙子没带伞,小姑娘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像五十六年前那个春夜,有人默默在窗台上放了半袋红薯干。

去年冬至,老槐树的枝丫上突然挂满红布条。布条上工整写着:『谢谢王婶送的萝卜』『村口李叔帮我修自行车』……这是张小满发起的『感恩记事本』活动。现在连隔壁村都有人专程来看这棵会开红花的古树,有位省城来的记者在报道里写道:『那些布条在风里摇晃的样子,多像当年张会计家总也关不严实的粮柜门。』

今年清明,九十二岁的赵建国领着全家来老槐树下栽了棵小树苗。有人发现两棵树之间的地上,用鹅卵石拼着个歪歪扭扭的『粮』字。村里最老的周奶奶眯着眼笑:『当年分粮,张会计总把自家那份匀给劳力多的人家。』她布满皱纹的手突然指向远处:『看!』

夕阳把两棵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最后在斑驳的院墙上融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相关文章

善良的报偿:老鞋匠的奇遇与温暖传承

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上,青石板路蜿蜒穿过白墙黛瓦的民居。这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鞋匠,名叫陈三。他的修鞋摊摆在古镇入口的槐树下,一柄黄铜锥子、几卷麻线、斑驳的铁脚蹬,便是他全部的家当。那年寒冬腊月,北风卷...

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神秘乞丐的温暖奇缘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有个六十多岁的老鞋匠叫张守义。他的修鞋铺子就开在镇东头的百年老槐树下,三平方的木板屋里挂满各式各样的旧鞋,空气里总飘着皮革和黄胶的气味。那是2012年梅雨季的傍晚,张师傅正准备收...

善良的谎言:老木匠与乞丐的暖心故事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他的手艺远近闻名,做的家具结实耐用,镇上人家有喜事都会找他打一套新家具。陈木匠为人忠厚,唯一的遗憾是年轻时妻子病逝,无儿无女的他总把工钱分出一半接济穷苦人家。...

老槐树下的誓言: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皖南一个叫柳溪村的小山村里,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像把巨大的绿伞,夏天能遮住半个打谷场。村里最年长的九太公常说,这树是康熙年间他太爷爷亲手栽的。2018年夏天,暴雨冲垮...

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个跨越半世纪的报恩故事

在皖南一个叫青溪的小山村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村里最年长的九叔公总爱在树荫下给孩子们讲故事,但有个故事他讲了六十年都不腻——那是关于信义与承诺的故事。1959年的夏天,连续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土路。村...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

在浙江丽水的深山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樵夫与山神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当地老人们至今仍能指出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青峰岭下那个如今郁郁葱葱的山谷。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三个月。村里最穷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