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位乡村教师和他的三十八个学生

admin1天前未分类4

在皖南山区有个叫云雾村的小村庄,村口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每到夏天,浓密的树荫能罩住半个打谷场,树干上深深浅浅刻着几十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1998年夏天,师范毕业的陈志明背着铺盖卷来到这个不通公路的山村。那天暴雨冲垮了进村的土路,他蹚着齐膝的泥水走进摇摇欲坠的村小时,看见三十八个孩子挤在漏雨的教室里,用化肥袋子堵着窗户的破洞。

'老师,我们之前的老师都走了。'扎着羊角辫的小芳怯生生递来半块烤红薯,陈志明注意到她皴裂的手背上还沾着猪草汁。那天晚上,他在备课本第一页写下:至少要教满三年。

第一个冬天最难熬。教室的土墙四面透风,学生们的手冻得像胡萝卜。陈志明把县里发的安家费全买了蜂窝煤,每天清早提前两小时来生炉子。有次煤烟中毒被村民发现时,他手里还攥着没改完的作文本,上面红笔批注:'桂花香不是这样写的,明天带你去闻真的。'

2003年非典时期,村里在外打工的人都不敢回来。陈志明每天翻两座山给学生送作业,布袋里装着自家腌的咸菜和手抄的防疫口诀。暴雨冲垮了村口石桥那天,他蹲在齐腰深的河水里,把孩子们一个个背过岸,自己却发起高烧。朦胧中听见孩子们在窗外背新学的课文,声音比山泉还清亮。

老槐树见证着这些年的变化。树干上的名字从粉笔字变成小刀刻痕:'小芳-护士''大山-农技师''国庆-桥梁工程师'。去年校庆时,三十八个学生回来了三十五个,缺的三个里,有两个正在援非医疗队,还有一个守在了更远的边疆哨所。

如今村里新小学的升旗台正对着老槐树,陈志明总爱指着树上的名字给新生讲故事。有次暴雨冲落个陈年鸟巢,露出树洞里藏着的小铁盒,里面是三十八张泛黄的纸条,每张都写着同样的话:'等老师头发白了,我们就回来教书。'

夕阳把老教师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弯腰捡粉笔头的姿势还和二十五年前一样。只是现在会有年轻人抢着说:'老师我来。'就像当年他们接过老师手里的煤块、作业本和那把护着他们走过独木桥的温暖手掌。

相关文章

善良的货郎与报恩的狐狸: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

在很久以前,山东青州府有个叫王三的货郎,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的杂货。这年寒冬腊月,北风刮得人脸生疼,王三照例早起赶路,突然在雪地里发现一团火红色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是只受伤的狐狸,后腿夹...

木匠与仙鹤:一个关于报恩与诚信的古老传说

在江南水乡的青山村,流传着一个关于木匠张老汉与白鹤的美丽故事。那年初春,张老汉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鹤。它的左翅被猎人的箭矢擦伤,洁白的羽毛上沾着点点血迹。张老汉年轻时跟着老郎中采过草药,...

善良的卖油郎:一勺油的温暖改变了一个村庄

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名叫李老实的卖油郎。他每天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为村民们送上新鲜的食用油。李老实家境贫寒,但他为人忠厚老实,从不缺斤短两,村民们都很喜欢他。这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

在浙江丽水的深山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樵夫与山神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当地老人们至今仍能指出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青峰岭下那个如今郁郁葱葱的山谷。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三个月。村里最穷的...

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村庄的诚信传奇

在黔东南的深山里,有个叫云雾村的小寨子,寨口矗立着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树荫下总坐着位银发老人,孩子们都叫他「守信公」。每当槐花飘香的季节,老人就会用苍老的声音讲述那个改变整个村庄命运的故事。1998年夏...

善良的守林人:深山里的三十年无私守护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脉深处,有个被当地人称为"老槐树坳"的小村庄。村里最东头有间用山石垒成的老屋,住着六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他的故事,要从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说起。1993年夏天,刚退伍的李大山主动接下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