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桥人三十年风雨无阻,一盏马灯照亮回家路
在皖南山区一座不起眼的石拱桥边,总有盏昏黄的马灯在暮色中亮起。75岁的程老汉裹紧褪色的蓝布棉袄,踩着胶鞋踏过青石板,这是他守护桐花桥的第三十一个年头。
1992年夏天的那场暴雨冲垮了老木桥,当时还是村支书的程老汉带头捐出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新桥落成那天,他看见放学的孩子们抓着锈迹斑斑的铁索战战兢兢过河,从此每晚七点准时提着煤油灯来照路。后来木桥改成了石桥,煤油灯换成了充电马灯,过桥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
2013年冬夜,打工回来的小夫妻骑着摩托车在桥头打滑。程老汉用棉被裹着早产的孕妇跑了三里地,孩子满月时夫妻俩送来绣着『守桥爷爷』的肚兜。去年疫情期间,他每天多守两小时,给每个过桥人测体温。有次山洪漫过桥面,他绑着麻绳在齐腰的水里站成路标。
如今桥头装了太阳能路灯,但程老汉仍坚持来『查岗』。他的笔记本记着:周二刘婶去县医院化疗,周五初中生晚自习,周末有游客问古树在哪。上个月镇里要给老人立碑,他摆手说:『桥西第三块石板有点松动,这个钱拿去修修。』
昨夜又见马灯摇曳,放电影的老周头在桥头支起幕布。放的是三十年前修桥的录像,胶片里年轻力壮的程老汉抡着铁锤,和现在佝偻着腰的身影渐渐重合。散场时有人发现,老人悄悄把幕布支架绑在了松动的那块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