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金子更闪光

admin3天前未分类9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姓鲁,人们都叫他鲁师傅。他做的木工活计精巧耐用,更难得的是从不偷工减料,哪怕一根榫头都要反复打磨到严丝合缝。

那年腊月特别冷,镇上的李财主急着给儿子办喜事,带着两锭银子找上门来:'三天内打好十张雕花婚床,这价钱够买双倍材料了。'鲁师傅刚要答应,却发现送来的木材都是空心朽木。

'这木头里都长虫眼了,打出来的床撑不过半年。'鲁师傅蹲在地上敲着木板。李财主满不在乎地摆手:'表面涂漆谁都看不出来,婚宴用完谁还计较这个?'说着又掏出五两银子压在桌上。

当夜鲁师傅家灯火通明。小徒弟看见师父把整筐的木料都堆进了灶膛,惊得直喊:'师父!这些好歹能做出样子货啊!'火光明灭间,老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三十年前我师父临终时,传给我的不是手艺,是这句话——木匠手里出去的物件,要经得起百年风雨。'

第二天清晨,鲁师傅踏着霜花走了二十里山路,从自家林场伐来上好的杉木。三天三夜没合眼,十个指头磨出血泡,终于在婚期前夜完工。那十张床上'凤穿牡丹'的雕纹里,还藏着用朱砂点的并蒂莲。

李财主验货时突然涨红了脸——他发现床柱内侧刻着蝇头小楷:'甲子年冬鲁三槐督造'。原来三十年前他祖父的婚床就是鲁师傅师父的手笔,至今仍在李家祠堂供着。

喜宴那天,有个外地商人围着婚床转了半日,当场要出百两银子买样床。李财主醉醺醺地拍着鲁师傅的肩:'老爷子,您这手艺该涨价了!'老木匠只是笑笑,把多收的银子塞回给主家:'该多少就是多少。'

这事过去整十年,如今青石镇上的木匠铺子都挂着'鲁记分号'的牌匾。徒弟们说师父最严苛的规矩,就是每件成品必须暗藏记号。去年发洪水冲垮了半条街,唯独鲁记做的门窗家具,拆开来榫卯依旧紧实如初。

镇上孩子都知道,在石板桥第三块桥板下,刻着老木匠毕生信奉的八个字:'木有本性,人当如是'。昨夜又有学徒看见,老师傅在油灯下往新打的柜门夹层里,藏了片带着山风的杉木刨花。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报恩

在很久以前,福建武夷山脚下住着一位姓林的樵夫。人们都叫他老林,虽然日子清贫,但他心地善良,总把砍来的柴火分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那年初冬特别寒冷,老林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微弱的呻吟声...

善良的回报: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暖心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木匠,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李伯。李伯的手艺极好,做的家具结实耐用,但他从不抬高价格,遇到穷苦人家还常常免费帮忙修理。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村里人都躲在家中...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奇遇

在青峰山的深处,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守林人老张。老张年轻时是个猎户,后来亲眼目睹偷猎者残害幼鹿的场面后,便主动申请当了守林员。二十年来,他踏遍了青峰山的每寸土地,救过受伤的狐狸,帮迷路的采药人指路,是方...

善良的卖油翁:一勺油换来半生福报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姓陈的卖油翁。他年过六旬,背已微驼,却每天风雨无阻地挑着油担走街串巷。油担两头挂着黝黑的油壶,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这年冬天格外寒冷。腊月初八清晨,陈老汉像往常一样...

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一个关于诚信与感恩的古老传说

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里,住着一位名叫老张的渔夫。他年近六旬,脸上布满风霜的痕迹,却有着一双明亮如星辰的眼睛。老张每日清晨出海,日落而归,靠着捕鱼维持生计。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海面结着薄冰。腊月廿三那天...

善良的豆腐匠:一担豆腐换来的千年福报

在浙西山区的青溪村,流传着一个关于豆腐匠张老实的奇闻。这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每天天不亮就挑着豆腐担子走二十里山路,百年老卤点出来的豆腐白如凝脂,可谁也不知道他悄悄做着件惊天动地的事。那是1942年寒冬的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