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金子更闪光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姓鲁,人们都叫他鲁师傅。他做的木工活计精巧耐用,更难得的是从不偷工减料,哪怕一根榫头都要反复打磨到严丝合缝。
那年腊月特别冷,镇上的李财主急着给儿子办喜事,带着两锭银子找上门来:'三天内打好十张雕花婚床,这价钱够买双倍材料了。'鲁师傅刚要答应,却发现送来的木材都是空心朽木。
'这木头里都长虫眼了,打出来的床撑不过半年。'鲁师傅蹲在地上敲着木板。李财主满不在乎地摆手:'表面涂漆谁都看不出来,婚宴用完谁还计较这个?'说着又掏出五两银子压在桌上。
当夜鲁师傅家灯火通明。小徒弟看见师父把整筐的木料都堆进了灶膛,惊得直喊:'师父!这些好歹能做出样子货啊!'火光明灭间,老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三十年前我师父临终时,传给我的不是手艺,是这句话——木匠手里出去的物件,要经得起百年风雨。'
第二天清晨,鲁师傅踏着霜花走了二十里山路,从自家林场伐来上好的杉木。三天三夜没合眼,十个指头磨出血泡,终于在婚期前夜完工。那十张床上'凤穿牡丹'的雕纹里,还藏着用朱砂点的并蒂莲。
李财主验货时突然涨红了脸——他发现床柱内侧刻着蝇头小楷:'甲子年冬鲁三槐督造'。原来三十年前他祖父的婚床就是鲁师傅师父的手笔,至今仍在李家祠堂供着。
喜宴那天,有个外地商人围着婚床转了半日,当场要出百两银子买样床。李财主醉醺醺地拍着鲁师傅的肩:'老爷子,您这手艺该涨价了!'老木匠只是笑笑,把多收的银子塞回给主家:'该多少就是多少。'
这事过去整十年,如今青石镇上的木匠铺子都挂着'鲁记分号'的牌匾。徒弟们说师父最严苛的规矩,就是每件成品必须暗藏记号。去年发洪水冲垮了半条街,唯独鲁记做的门窗家具,拆开来榫卯依旧紧实如初。
镇上孩子都知道,在石板桥第三块桥板下,刻着老木匠毕生信奉的八个字:'木有本性,人当如是'。昨夜又有学徒看见,老师傅在油灯下往新打的柜门夹层里,藏了片带着山风的杉木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