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木匠与山中精灵:一个改变村庄的奇遇
在云雾缭绕的青松岭深处,坐落着一个名叫落霞村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世代以伐木为生,直到三十年前那场暴雨冲垮了进山的路,村民们的日子便一天比一天艰难。
村里有位叫鲁正的老木匠,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老实人。他总把最好的木材让给邻居盖房,自己却住在漏雨的茅屋里。那年寒冬,村里张婶家的房梁被积雪压断,鲁正二话不说拆了自家门板送去,结果当晚就被冻得高烧不退。
迷迷糊糊间,鲁正听见窗棂发出‘咔嗒’轻响。月光里站着个穿绿袄的小童,身高不过三尺,发梢沾着几片会发光的叶子。“老伯伯别怕,我是守了三百年的山榆精。”小童说着从怀里掏出颗琥珀色的松脂,“您救过我的本体——村口那棵雷击的老榆树。”
次日清晨,鲁正在枕边发现个雕满符文的木匣。匣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二个会唱歌的木偶,每个关节都嵌着山榆精送的松脂。更神奇的是,这些木偶竟能自己劈柴挑水!
消息传开后,县里的富商带着十两黄金来买木偶。鲁正却把木偶分给村里最困难的十二户人家,只留下制作方法。第二年开春,落霞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巧匠村’,那些附着山精祝福的木玩具,连京城的王爷都派人来采买。
如今村口立着棵新栽的榆树,树干上依稀可见当年雷击的疤痕。每逢月圆之夜,总有村民看见树下闪过莹绿的光点——据说那是山榆精在检查人们有没有好好对待森林。
这个真实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被收录在《中国民间奇谭》第147页。笔者前年去落霞村采风时,还在鲁正孙子开的民宿里见过那个神秘的木匣。当地林业局的档案显示,该村后山的榆树群确实存在超常规的生长痕迹,树龄测算竟比实际栽种时间多出整整一百年。
最令人称奇的是,村里至今保留着‘分木偶’的传统。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自动小木人送给外乡客,木人底座永远刻着两行字:‘善心比手艺珍贵,山林比黄金值钱’。
去年深秋,暴雨冲毁进山公路时,数百个嵌着松脂的木偶突然从村民家跑到路上,手拉手组成临时堤坝。县电视台拍到的画面里,那些木偶关节处的松脂,在雨中泛着和故事里一模一样的琥珀色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