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守信重诺的百年故事

admin5天前未分类9

在皖南一个叫青溪的小山村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浅浅的沟壑里,藏着村里几代人的秘密。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在西北侧树干上的五道刀痕,每道都入木三分,像五双凝视岁月的眼睛。

1998年夏天,十二岁的周小满第一次注意到这些奇怪的刻痕。当时他正踮着脚捉知了,槐树突然落下一块老皮,露出底下泛白的疤痕。『奶奶,这树怎么被人砍过呀?』小满捧着蝉蜕跑进堂屋,正在纳鞋底的老人手一抖,针尖扎破了食指。

『那不是砍柴的印子。』奶奶把渗血的手指在围裙上擦了擦,『民国二十七年,五个后生在树下立了誓。』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水泥地上投出斑驳的光影,老人浑浊的瞳孔里泛起涟漪。

那年日军逼近县城,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挖地窖藏粮食。五个结拜兄弟蹲在槐树下抽旱烟,最小的陈冬来突然把烟杆往鞋底一磕:『咱不能当缩头乌龟!』第二天清晨,槐树西北侧的树干上多了五道崭新的刀痕,像五柄出鞘的利剑。

『活着回来的那个,每年腊月二十三都来树下刻一道。』奶奶从樟木箱底摸出个布包,里头是半块锈迹斑斑的怀表,『冬来爷爷临终前,嘱托我爹继续来刻。后来我爹走了,就换我来...』表壳里嵌着张泛黄的照片,五个青年穿着对襟短褂,笑得像刚喝完喜酒。

2008年正月,在外打工的小满特意赶回村里。雪后的槐树挂着冰凌,他看见奶奶裹着棉袄,颤巍巍地在第五道刻痕旁添了新线。『现在该你了。』老人把生锈的柴刀塞进孙子手里,刀柄上包着的蓝布早已磨得发亮。

去年清明,已是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的周小满带着团队回村测绘。几个年轻工程师围着老槐树叽叽喳喳:『周总,这树会影响施工进度...』小满突然解开西装扣子,露出后背的纹身——五道排列成扇形的新旧刀痕。

如今村口立着块花岗岩纪念碑,上面刻着当年五兄弟的誓言:『护乡土,守诚信』。槐树被环形玻璃幕墙保护起来,树干上的刻痕在射灯照耀下,像五列永不晚点的火车,载着时光奔向远方。每周五下午,总有个穿藏蓝西装的男人,独自在玻璃墙外站很久很久。

今年除夕守岁时,小满六岁的儿子突然指着电视里的抗战剧问:『爸爸,太爷爷他们真的用柴刀打过鬼子吗?』男人取下眼镜擦了擦,从公文包掏出个皮质怀表。表盖弹开的瞬间,春晚正好敲响零点钟声。

相关文章

善良的卖油翁:一勺油的温暖改变了一个村庄

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卖油翁,大家都叫他李老汉。李老汉每天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卖油,风雨无阻。他的油纯正香浓,价格公道,村里人都爱买他的油。李老汉有个习惯,每次卖完油,都会在油罐底留...

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一段跨越寒冬的温情故事

在江南一个名叫杨柳村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木匠张福贵。那年初春特别寒冷,张木匠在修缮自家屋檐时,发现一窝刚孵化的燕子雏鸟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母燕焦急地围着巢穴盘旋,却无法抵御刺骨的北风。'这...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的报恩

很久以前,在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叫王家村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名叫王老实的樵夫,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傍晚时分才挑着柴火下山。王老实虽然生活清贫,但心地特别善良。每次上山他都会带些干粮,遇到受伤的小动物...

老石匠的良心秤:一杆秤称出的不仅是斤两,更是人心

在滇北的青山脚下,有个叫云溪镇的地方。镇东头住着个六十出头的老石匠,姓周,手艺是祖传的。他打的石磨能磨出细如雪的面粉,凿的石臼捣药不沾底,最绝的是他做的青石秤——青灰色的秤杆上天然带着水波纹,星子是用...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住着一位年近六旬的守林人老赵。他守护这片原始森林已三十余载,每天清晨踏着露水巡山,傍晚伴着鸟鸣归家,日子清贫却踏实。那年寒冬特别刺骨,老赵巡山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白狐蜷缩在树洞里。它...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金子更珍贵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木匠,人们都叫他张师傅。张师傅的手艺是祖传的,做出来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雕工精美,镇上的人家都以拥有张师傅做的家具为荣。张师傅有个徒弟叫小李,跟了他三年,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