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金子更珍贵
在江南水乡的杨柳镇上,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姓周,人们都叫他周师傅。周师傅做了一辈子木工,手艺精湛,镇上谁家嫁闺女、娶媳妇,都得请他打一套家具。可周师傅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挂在作坊门口的那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七个大字:『宁亏钱财,不亏良心』。
这年深秋,镇上的米铺张老板找上门来:『周师傅,我儿子腊月十八成亲,想请您打一套黄花梨的拔步床,工钱好商量。』周师傅摸着那块泛着幽香的木材,突然皱起眉头:『张老板,这木头闻着有股樟脑味,怕是掺了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的。』
张老板脸色变了变,压低声音说:『您老眼力真好。不过现在市面上都这么干,海南黄花梨一斤要八千,越南的才三千。您只要不说,我给您双倍工钱。』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包,看厚度少说有五千块。
周师傅把红包推回去,转身从后院抱出段蒙着灰的木头。掀开麻布,金红色的纹理在阳光下像流动的火焰。『这是二十年前我在海南收的老料,本来留着给自己打寿材的。您要信得过我,就用这个。』
婚礼那天,新娘子陪嫁的拔步床成了全镇的焦点。床围上雕着百子图,每个娃娃的表情都不一样,最绝的是床柱里藏着机关,轻轻一转就能弹出个小抽屉。张老板拉着周师傅的手不放:『您这是把传家的手艺都拿出来了啊!』
三个月后的清晨,周师傅的徒弟发现师父没来开门。推开里屋的门,老人安详地躺在床上,手里握着把刻刀,床头摆着个未完工的小木盒。盒盖内侧刻着半句话:『手艺传德不传...』
出殡那天,全镇人都来了。张老板带着儿子跪在灵前重重磕了三个头。后来有人发现,周师傅留下的那些工具,每件手柄上都刻着米粒大的字,拼起来正是他常说的那句话:『宁亏钱财,不亏良心』。
如今在杨柳镇,还能看到不少人家用着周师傅打的家具。有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家具经过二三十年,榫卯反而越用越紧,就像老人说的:『好料配好工,岁月会替手艺说话。』而那个未完工的木盒,被博物馆收藏时,专家在紫外灯下发现了隐藏的纹路——那是用蜂蜡写下的完整遗训:『手艺传德不传奸,匠心守正即是仙。』
有人说在月明星稀的夜里,还能听见老作坊传来刨子推过木头的沙沙声。镇上的孩子们都知道,那是周师傅在教天上的小神仙做木工呢。而大人们总爱指着自家老家具对孩子说:『看,这就是诚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