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摆渡人:黄河岸边三十年无偿助人的老船夫
在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陕晋交界处,有个叫老杨头的摆渡人,三十年如一日守着那条破旧的木船。当地人常说:『要过黄河湾,先找老杨船。』这话里藏着一段比黄河水还长的暖心故事。
1989年冬天特别冷,河面结着薄冰。刚退伍回乡的老杨在渡口等船时,看见对岸有个孕妇摔倒在冰面上。当时摆渡的船夫嫌晦气不肯出船,老杨借了把斧头,愣是砸开冰面游过去救人。等他把孕妇背到卫生院,自己的棉袄冻成了冰铠甲。
这件事过后,老杨用退伍安置费买了条旧船。起初人们笑他傻:『现在都兴建桥了,谁还坐你这破船?』可他们不知道,上游二十里有个叫『鬼见愁』的急弯,每逢雨季就冲垮临时桥,附近七个村子的学生上学要绕四十多里山路。
1998年夏天发大水,老杨在船头绑了根长竹竿。每天天不亮就守在漩涡最急的河段,竹竿一头系着麻绳,见到翻车的、落水的就把绳子甩过去。那年他救起十七个人,有次为捞个被冲走的书包,自己被卷进漩涡,撞断了两根肋骨。
2013年冬夜,老杨发着高烧听见有人拍门。来的是个外地货车司机,车上拉着早产孕妇,导航导错了路困在河边。老杨二话不说推船入水,黑暗中凭借三十年积累的水流记忆,硬是在冰凌中辟出条水道。等把孕妇送上救护车,他咳出的血丝把围巾都染红了。
如今老杨的船桨换了十三把,救生衣磨破了五件。船头的煤油灯变成了充电灯,不变的是灯罩上『积德不嫌多』五个褪色红字。去年政府终于修通了跨河大桥,可老杨还留着那条补丁摞补丁的木船。他说:『万一桥堵了,我这老伙计还能顶用。』
今年清明,当年被救的孕妇带着大学毕业的儿子来谢恩。年轻人偷偷在船底装了新马达,老杨发现后急得直跺脚:『这要耗多少油钱!』第二天却在船篷里发现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年的渡船票——全是村民们偷偷塞的,最早的已经泛黄,最近一张写着:『杨叔,我爹说您从不收钱,这是俺结婚的喜糖钱。』
现在经过黄河湾的人总会看见,晨曦中有个身影在擦洗那条永远崭新的旧船。岸边的石碑是村民们凑钱立的,上面没刻功德,只记着老杨常挂在嘴边的话:『人能渡河,河也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