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个跨越六十年的诚信故事
在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棵三人才能合抱的老槐树。这棵树下,曾经发生过一个温暖了几代人的故事。
1959年的夏天,村里来了位衣衫褴褛的外乡人。他颤巍巍地走到老槐树下时,中暑昏倒了。当时正在树下纳凉的张守业老汉,二话不说就把人背回了家。
这个叫李广财的外乡人是个木匠,为给母亲治病花光了积蓄,想去省城找活计却病倒在半路。张老汉让他在自家养了半个月病,临别时李广财摸着老槐树说:'老哥哥,等我挣到钱,一定回来把医药费还上。'
1962年闹饥荒时,村里突然收到十袋高粱米。粮袋里夹着张字条:'老槐树下约定不敢忘'。可没人知道是谁送来的。
1978年冬天,村里小学收到二十套崭新的课桌椅。送货人说受李姓老板委托,但拒绝留下联系方式。
直到2019年清明,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老槐树下。86岁的李广财被儿孙搀扶着,在树前长跪不起。原来他后来在南方创业成功,这些年匿名给村里修路、建养老院。'虽然晚了六十年...'老人颤抖着掏出个蓝布包,里面是当年折算的医药费——叁元贰角钱。
如今老槐树上挂着块木牌,上面是李老爷子亲笔写的'信义无价'。每到夏天,村里人还是喜欢在树下乘凉,孩子们总缠着大人讲这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后记:笔者采访该村支书得知,李老去世后按其遗嘱,骨灰就撒在这棵老槐树下。现在每逢农历三月三,都会有外地车牌来树下祭奠,据说都是受过他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