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比手艺更珍贵

admin22小时前未分类3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他的手艺远近闻名,经他手打造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还带着一种独特的灵气。镇上人都说,陈师傅做的衣柜,衣服放进去十年都不会生虫;他打的雕花床,睡在上面连梦都是香甜的。

这年春天,陈师傅收了个名叫阿旺的徒弟。小伙子二十出头,长得虎头虎脑,干起活来手脚麻利。可陈师傅发现,阿旺总爱偷工减料——给王婶家打米缸时少刷一遍桐油;给学堂修课桌时用带疤的木材充数。每次陈师傅指出问题,阿旺都满不在乎地说:'反正用几年就换新的,差不多就行啦!'

六月初八是陈师傅七十大寿。这天清晨,老人把徒弟叫到后院,指着两堆木料说:'东边是上等红松,西边是普通杉木。今天你用红松打张八仙桌,我用杉木打同样的桌子,咱们比比看。'

阿旺心里暗喜。他抡起斧头叮叮当当干起来,不到晌午就完成了作品。桌腿雕着精美的云纹,桌面磨得能照出人影。扭头看师父那边,杉木桌上连漆都没上,粗糙得能扎手。

'师父老了。'阿旺正得意,忽听陈师傅说:'把两张桌子都搬到河边去。'

烈日当空,师徒二人将桌子浸在河水里。阿旺的红松桌刚入水就浮起层层油花——那是他没按古法熬制桐油,偷懒掺了劣质清漆。不到半柱香工夫,精美的雕花开始开裂,四条桌腿像面条似的软塌下来。

而陈师傅的杉木桌却像块礁石般稳稳立在水中。原来老人将木材用盐水煮过,每道接榫都暗藏七分巧劲。最神奇的是,粗糙的桌面遇水后竟浮现出隐隐约约的松鹤纹——那是老人在木料上精心计算的天然纹理。

'知道为什么你的桌子会散架吗?'陈师傅擦着手说:'三十年前我给渡口的刘掌柜打船,发现有两块船板被虫蛀过。当时若偷懒不换,现在河里就多添几具白骨。'

阿旺满脸通红地低下头。这时河水突然变急,陈师傅的杉木桌被冲向下游的磨坊水车。就在桌子要被卷进水轮的刹那,老人纵身跳进河里。

当镇上人把昏迷的陈师傅救上岸时,他怀里还紧紧抱着块杉木板。苏醒后第一句话是:'快看看磨坊的孩子们...'原来每天午后,村里孩子都爱趴在水车旁的木台上看连环画。

三个月后,镇中心立起一座杉木亭子。每一根立柱都刻着不同的花纹:有防蛀的香樟纹,有镇水的柳叶纹,还有能让燕雀做窝的镂空纹。阿旺现在总对新徒弟说:'我师父教的最重要手艺,是怎样用木头守护人心。'

去年发洪水时,这座亭子成了临时避难所。有位被救的老太太说,当洪水没过亭柱上刻的鲤鱼时,她清清楚楚听见了木头里有心跳的声音。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的报恩: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

在遥远的山区有一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世代以砍柴为生。村里有个名叫阿诚的樵夫,为人忠厚老实,虽然家境贫寒,却总是热心帮助邻里。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已经半个月。村民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碗粥换来的福报

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脚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子。村里住着个四十出头的樵夫李大山,每天天不亮就扛着斧头上山砍柴,十几年风雨无阻。这年腊月特别冷,山上的雪积了半尺厚。李大山像往常一样上山,忽然听见断崖下有微...

善良的樵夫与山神:一碗热粥换来的奇遇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有个名叫李老实的樵夫。他每日清晨带着锈迹斑斑的斧头上山砍柴,傍晚背着沉甸甸的柴捆到镇上换米,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三十年。那年腊月特别寒冷,积雪压断了山里的老松枝。李老实砍柴归来时,...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碗热粥换来的奇缘

深秋的太行山麓,寒风已经开始肆虐。樵夫王老五裹紧打满补丁的棉袄,肩上的柴捆压得他直不起腰。这是他这个月第三次遇见那只受伤的狐狸——右前爪缠着枯草,琥珀色的眼睛在雪地里格外明亮。‘造孽哟!’王老五放下柴...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闽北的深山里,有个叫老周的守林人。五十多岁的他独自住在半山腰的木屋里,守护着这片祖辈传下来的林子。那年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前,老周照例巡山时,在悬崖边发现了只受伤的白狐。白狐的后腿被兽夹咬得血肉模糊...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比手艺更珍贵

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周师傅。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坏,方圆百里的乡亲都以拥有周家家具为荣。那年冬天特别冷,周师傅收了个叫春生的徒弟。这孩子父母双亡,是吃着百家饭长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