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卖炭翁与山中狐仙的奇缘

admin12小时前未分类3

从前,在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汉。他年过六旬,无儿无女,靠卖炭为生。村里人都叫他“张炭头”,不仅因为他整日与炭打交道,脸上总沾着炭灰,更因为他心地纯善得像块黑炭——外表粗粝,内里却藏着温暖的火种。

那年冬天格外寒冷,刚入腊月就下了三场大雪。这天清晨,张老汉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推着独轮车进山砍柴烧炭。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灌木丛里传来微弱的呜咽声。他拨开枯草一看,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猎人的铁夹死死咬住,殷红的血已经把周遭的雪地染成了粉红色。

“造孽啊!”张老汉连忙取下腰间的汗巾,轻轻裹住狐狸的伤腿。那狐狸竟也不挣扎,琉璃似的眼珠直直望着他,眼角还挂着泪珠。老人心下一软,竟从怀里掏出准备买米的铜钱,掰开铁夹上的机关——这是猎户老王设的陷阱,夹子旁的石头上还刻着他家的标记。

狐狸脱困后没有立即逃走,反而人立而起,前爪合十像人似的作了三个揖。张老汉看得目瞪口呆,等回过神来,那抹白影早已消失在雪幕中。他拍拍空瘪的米袋叹口气,继续往深山走去。

转眼到了除夕夜。村里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张老汉却独自守着冷灶——白天卖炭的钱刚够还债,米缸里只剩一把陈年高粱。忽然,院门被叩响,门外站着个穿白袄的俊俏后生,背着鼓鼓囊囊的褡裢。

“老丈,我是过路的客商,错过宿头,求碗热汤喝。”年轻人说话时,呵出的白气里竟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张老汉忙将人迎进来,把最后半把高粱熬成稀粥。年轻人接过粗陶碗时,袖口露出寸许白色的绒毛。

正吃着,年轻人突然指着墙角:“您这炭窑该修了。”说着从褡裢里掏出几样古怪工具,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塌了半边的炭窑修得比新砌的还结实。更奇的是,他临走前在窑口撒了把金灿灿的粉末,那土窑竟隐隐泛起红光。

第二天年初一,张老汉被浓郁的檀香味惊醒。打开窑门一看,漆黑的木炭间竟夹杂着几十块赤金般的“火炭”,碰着不烫手,却能持续发热三天三夜。消息传开后,城里药铺掌柜亲自来收购,说这是传说中的“暖香炭”,只有得道的仙家才能炼制。

这年冬天,张老汉的炭不仅治好了县太爷老寒腿,还救活不少穷苦人家冻病的孩子。来年开春,有人看见他院子里常有个白衣少年帮着劈柴,转眼又化作白狐跃上墙头。村里渐渐传出“狐仙报恩”的说法,猎户老王听说后,连夜把山里的捕兽夹都撤了。

故事传到第七代时,张家早已成了当地望族。族谱第一页绘着幅画:雪地里,白狐俯首拜谢,老人腰间的汗巾红得像团永不熄灭的炭火。

相关文章

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流浪汉的温暖相遇

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上,青石板路蜿蜒延伸,路旁有一间不起眼的修鞋铺子。铺子的主人是六十多岁的陈老鞋匠,他在这里修鞋已有四十余载,镇上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师傅”。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傍晚,北风呼啸,街上行人...

善良的补鞋匠与神秘老人的奇遇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位年过六旬的补鞋匠李大爷。他的鞋摊摆在青石板桥头,三十年来风雨无阻。针线筐里总备着七彩丝线,给孩子们补鞋时总要绣朵小花,镇上人都说他的鞋摊是"会开花的摊位"。那年腊月二十三,北风...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终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五十多岁的他总是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直到日头西斜才挑着柴担归来。村里人都说张老实砍的柴火特别耐烧,却没人知道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秘密。那年深冬,...

善良的老鞋匠与神秘乞丐的报恩故事

在江南的一个古老小镇上,有位名叫张德福的老鞋匠。他修的鞋又结实又舒服,可收的钱却比别家少三成,遇到穷苦人家还常常分文不取。镇上孩子们最喜欢围在他的铺子前,因为老人总会在补鞋的间隙,用碎皮料给他们折小马...

木匠与仙鹤:一个关于报恩与诚信的古老传说

在江南水乡的青山村,流传着一个关于木匠张老汉与白鹤的美丽故事。那年初春,张老汉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鹤。它的左翅被猎人的箭矢擦伤,洁白的羽毛上沾着点点血迹。张老汉年轻时跟着老郎中采过草药,...

善良的谎言:老鞋匠与神秘乞丐的温暖奇缘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有个六十多岁的老鞋匠叫张守义。他的修鞋铺子就开在镇东头的百年老槐树下,三平方的木板屋里挂满各式各样的旧鞋,空气里总飘着皮革和黄胶的气味。那是2012年梅雨季的傍晚,张师傅正准备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