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誓言:七旬老人守护山村学堂五十载

admin1天前未分类5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坳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浅浅刻着几十道划痕。每当山风拂过,树下的铜铃便叮当作响,惊飞一树雀儿,也唤醒了沉睡的小村庄。

『铛——铛——』
钟声惊得李阿公手里的粉笔断成两截,粉灰簌簌落在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衫上。教室最后一排的小满突然举起手:『老师,树上的刻痕是不是您当年说的「年轮」?』

老人扶着讲台慢慢转身,阳光透过缺角的玻璃窗,把他佝偻的影子拉得老长。斑驳的黑板上还留着昨晚教的《劝学》残句,粉笔末在光柱里打着旋儿。

『是哩,每送走一届娃子,我就刻一道。』他摩挲着窗棂上褪色的红领巾,忽然笑得露出豁牙,『头一道还是用你奶奶的铅笔刀刻的......』

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山洪冲垮了通往镇子唯一的石板桥。天还没亮透,二十岁的李建国就蹲在树根上磨镰刀,身后跟着七八个背竹篓的娃娃。他们踩着齐腰深的野草走了六个钟头,硬是用红领巾捆着课本顶在头上过了河。

『那年小满奶奶为了护住作业本,被山洪卷走一只布鞋。』老人突然弯腰咳嗽起来,惊醒了打瞌睡的孩子们,『现在你们脚上的运动鞋,可比当年......』

话没说完,教室门突然被推开。镇教委的王干事挟着冷风闯进来,公文包上还沾着泥点子:『李老师!调令下来了,明天就有新老师......』

孩子们哗啦围住讲台,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拽住老人衣角:『您说要教我们念完《楚辞》的!』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也在挽留。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天傍晚,七十三岁的李老师独自在村委会坐了两个时辰。他掏出皱巴巴的存折,又摸出泛黄的师范毕业证——这两样东西在箱底压了五十年。

如今槐树上的刻痕停在了第四十八道。每天清晨,依然有佝偻的身影在铜铃下扫地。新来的年轻教师总看见,有个穿蓝布衫的老人,偷偷把野山楂塞进贫困生的书包里。

立冬那天,小满带回了县城作文比赛的金奖。颁奖词上写着:『我总梦见老槐树长出新的枝桠,每片叶子都是粉笔灰变的......』

相关文章

老槐树下的承诺: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皖南一个叫青山坳的小山村里,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像把巨伞,夏天能罩住半个打谷场。村里最年长的九太公常说:『这树啊,比咱们族谱还年长哩!』1998年夏天,十二岁的春燕跟...

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的报恩鸟

在很久以前,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他年过六旬,无儿无女,靠着在山里烧炭为生。村里人都叫他张炭头,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张。那年的冬天特别冷。老张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挑着炭担子去镇上卖...

善良木匠救白狐,十年后山中奇遇报恩情

在太行山脚下的李家村,住着一位名叫李正德的老木匠。五十多岁的李师傅手艺精湛,更难得的是有着一副菩萨心肠,村里谁家门窗坏了,他总是不收分文地帮忙修补。那年腊月,大雪封山。李师傅去镇上买年货归来,在村口老...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场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云雾缭绕的苍云山脚下,有个名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周大山的樵夫,四十出头却已两鬓斑白,每日清晨总扛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柴刀上山砍柴。那年腊月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周大山惦记着卧病在床的老母...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善良比手艺更珍贵

在江南的一个古老小镇上,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他的手艺远近闻名,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他做的家具。陈木匠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腰板却依然挺直,手上的老茧记录着他一生的辛勤。这天清晨,陈木匠像往常...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神医:一个改变全村命运的奇遇

在遥远的南方山区,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这里三面环山,村民们世代以砍柴为生。村里有个叫林大山的樵夫,四十出头,生得虎背熊腰,却有着一颗比山泉还清澈的心。那年初春,林大山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背着柴刀上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