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青山村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已有四百余年树龄。树干上深深的沟壑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冠投下的阴凉能盖住半个打谷场。村里孩子都听过老人讲的古话:'这树下埋着咱村的命根子'。
1998年夏,暴雨冲垮了后山的防洪堤,混浊的洪水裹着碎石冲向村庄。当时七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连夜敲着铜锣叫醒村民,自己却摸黑跑到老槐树下,用草绳把树干捆了七八道,另一头死死系在自家石磨上。天亮时人们发现,洪水在老槐树前硬生生拐了个弯,树根周围垒起的碎石堆成了天然的屏障。
2013年村镇规划时,开发商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带着设计图来的当天,李大山的儿子李建国领着全村人坐在树荫下开大会。头发花白的张老师颤巍巍捧出本发黄的族谱:'乾隆年间闹饥荒,是这棵树的槐花救活了大半个村子'。最后开发商主动修改了图纸,还在树周围修了圈花岗岩护栏。
去年冬天,留学归来的孙女李文文发现树干上有虫蛀的痕迹。她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用无人机给老树做了全身检查。现在树杈上挂着几个不起眼的绿色小装置,那是大学生们设计的智能监测仪。每天清晨,李老汉仍会背着双手在树下转悠,只是手里的旱烟杆换成了能查看树木数据的平板电脑。
今年清明祭祖时,老李家三代人照例在树下摆上野山菌和当年新麦蒸的馒头。月光透过枝叶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图案,恍惚间仿佛看见树干上那些裂缝正缓慢愈合。风吹过时,沙沙作响的树叶像是在说:有些东西,比人的寿命更长。
1998年夏,暴雨冲垮了后山的防洪堤,混浊的洪水裹着碎石冲向村庄。当时七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连夜敲着铜锣叫醒村民,自己却摸黑跑到老槐树下,用草绳把树干捆了七八道,另一头死死系在自家石磨上。天亮时人们发现,洪水在老槐树前硬生生拐了个弯,树根周围垒起的碎石堆成了天然的屏障。
2013年村镇规划时,开发商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带着设计图来的当天,李大山的儿子李建国领着全村人坐在树荫下开大会。头发花白的张老师颤巍巍捧出本发黄的族谱:'乾隆年间闹饥荒,是这棵树的槐花救活了大半个村子'。最后开发商主动修改了图纸,还在树周围修了圈花岗岩护栏。
去年冬天,留学归来的孙女李文文发现树干上有虫蛀的痕迹。她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用无人机给老树做了全身检查。现在树杈上挂着几个不起眼的绿色小装置,那是大学生们设计的智能监测仪。每天清晨,李老汉仍会背着双手在树下转悠,只是手里的旱烟杆换成了能查看树木数据的平板电脑。
今年清明祭祖时,老李家三代人照例在树下摆上野山菌和当年新麦蒸的馒头。月光透过枝叶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图案,恍惚间仿佛看见树干上那些裂缝正缓慢愈合。风吹过时,沙沙作响的树叶像是在说:有些东西,比人的寿命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