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admin1天前未分类5
在青山村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已有四百余年树龄。树干上深深的沟壑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冠投下的阴凉能盖住半个打谷场。村里孩子都听过老人讲的古话:'这树下埋着咱村的命根子'。

1998年夏,暴雨冲垮了后山的防洪堤,混浊的洪水裹着碎石冲向村庄。当时七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连夜敲着铜锣叫醒村民,自己却摸黑跑到老槐树下,用草绳把树干捆了七八道,另一头死死系在自家石磨上。天亮时人们发现,洪水在老槐树前硬生生拐了个弯,树根周围垒起的碎石堆成了天然的屏障。

2013年村镇规划时,开发商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带着设计图来的当天,李大山的儿子李建国领着全村人坐在树荫下开大会。头发花白的张老师颤巍巍捧出本发黄的族谱:'乾隆年间闹饥荒,是这棵树的槐花救活了大半个村子'。最后开发商主动修改了图纸,还在树周围修了圈花岗岩护栏。

去年冬天,留学归来的孙女李文文发现树干上有虫蛀的痕迹。她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用无人机给老树做了全身检查。现在树杈上挂着几个不起眼的绿色小装置,那是大学生们设计的智能监测仪。每天清晨,李老汉仍会背着双手在树下转悠,只是手里的旱烟杆换成了能查看树木数据的平板电脑。

今年清明祭祖时,老李家三代人照例在树下摆上野山菌和当年新麦蒸的馒头。月光透过枝叶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图案,恍惚间仿佛看见树干上那些裂缝正缓慢愈合。风吹过时,沙沙作响的树叶像是在说:有些东西,比人的寿命更长。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碗热粥换来的奇缘

深秋的太行山麓,寒风已经开始肆虐。樵夫王老五裹紧打满补丁的棉袄,肩上的柴捆压得他直不起腰。这是他这个月第三次遇见那只受伤的狐狸——右前爪缠着枯草,琥珀色的眼睛在雪地里格外明亮。‘造孽哟!’王老五放下柴...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一碗粥换来千年灵芝

在云雾缭绕的终南山深处,住着一位名叫老周的樵夫。每日清晨,他总背着磨得发亮的斧头进山砍柴,那斧柄上深深浅浅的指痕,记录着三十年来与这座山的对话。这年寒冬来得格外早,大雪封山前夜,老周在悬崖边发现个蜷缩...

木匠与神鸟:一个关于诚信与报恩的古老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老木匠。老木匠手艺精湛,为人忠厚老实,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却总是乐善好施,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陈师傅"。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整整七日。清晨陈师傅推开柴门...

善良的守林人:深山里的三十年无私守护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脉深处,有个被当地人称为"老槐树坳"的小村庄。村里最东头有间用山石垒成的老屋,住着六十岁的守林人李大山。他的故事,要从三十年前那个暴雨夜说起。1993年夏天,刚退伍的李大山主动接下了...

老槐树下的约定: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

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溪村的小村庄,村口伫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每当盛夏时节,树荫能罩住半个打谷场,村里老人总爱摇着蒲扇在此讲古。而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个关于"槐树爷"和放牛娃的真实故事。1959年饥荒...

善良的守墓人与神秘的红丝带

在云南大山深处有一个叫落雁坡的小村庄,这里流传着一个温暖了几代人的故事。村后山腰有片老墓地,住着位六十多岁的守墓人李老汉,人们都说他年轻时见过狐仙。那是1983年的寒冬,李老汉巡山时发现墓碑旁蜷着只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