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谎言:老木匠与穷学生的十年师徒情

admin21小时前未分类3

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姓周,人们都叫他周师傅。他做的榫卯家具不用一根铁钉却能百年不坏,更奇的是他收徒有个规矩——只收交不起学费的穷孩子。

1998年夏天,镇中学的周校长领着个瘦高男孩来到木匠铺。男孩叫林小树,父亲早逝,母亲在纺织厂做工时伤了右手,连学费都凑不齐。周师傅盯着孩子长满茧子的手心看了半晌,突然说:'我这正好缺个磨刨刀的,包吃住,每月还发三百块。'

其实哪需要专人磨刀?小树来的头个月,周师傅故意'失手'砸坏三把新刨刀。夜深人静时,老人在院里把砸弯的刀悄悄敲直,月光下佝偻的背影被小树看在眼里。

满三年时,小树已能独立打整套嫁妆。有天顾客多付了两百块,小树追出半条街归还。当晚周师傅把珍藏的明代《鲁班经》塞进徒弟枕头下,书里夹着张字条:'手艺易学,心术难修。'

2008年汶川地震时,已开家具厂的小树带着二十个工人连夜赶制课桌椅。周师傅知道后,把养老的八万块钱换成木料,却谎称是'处理库存'。三个月后,老人收到张汇款单,附言栏写着'利息',金额正好是八万。

去年周师傅八十大寿,小树捧来个紫檀木盒。打开竟是当年那本《鲁班经》,书页间整整齐齐夹着三十六张汇款单存根——原来这些年'匿名校友'捐给镇中学的助学金,全是按月从家具厂汇出的。

现在镇上人都说周家木匠铺风水好,其实哪有什么风水?不过是老木匠当年在刨花里埋下颗善意的种子,经年累月长成了遮天蔽日的荫凉。

相关文章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终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五十多岁的他总是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直到日头西斜才挑着柴担归来。村里人都说张老实砍的柴火特别耐烧,却没人知道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秘密。那年深冬,...

善良的补锅匠与神秘老人:一碗热粥改变命运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流传着一个关于补锅匠张老五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光绪年间,至今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张老五是个四十出头的光棍汉,靠走街串巷补锅为生。他手艺精湛却收费低廉,遇到穷苦人家常常分文不取。腊...

善良的卖茶老翁:一碗热茶温暖三代人的传奇

在江南水乡的柳溪镇,有位驼背的卖茶老翁,人们都叫他陈三爷。七十岁的陈三爷在镇口摆了三十年茶摊,青瓷碗里的云雾茶永远冒着热气,铜钱箱却从不上锁。1992年深秋,暴雨冲垮了通往县城的石桥。放学回家的少年李...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一段改变命运的奇遇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樵夫。他年近五十,满脸皱纹,但眼神总是透着温和的光芒。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老实人,每天清晨背着斧头上山砍柴,傍晚背着柴火下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人:一段改变命运的奇遇

在很久很久以前,青峰山下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樵夫。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太阳落山才挑着柴担下山,日子过得清苦却从不抱怨。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阿诚家里的存粮快要见底,这天他咬牙踏着齐...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奇遇

在遥远的西南山区,有一个名叫青溪村的小村庄。村子三面环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老李头。老李头年轻时是村里的猎手,后来随着国家禁猎政策的实施,他主动当起了义务守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