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遥远的青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李老憨的守林人。他年过六旬,满脸风霜,却有一双比年轻人还明亮的眼睛。李老憨独自守护着这片绵延数十里的山林,村里人都说他傻——这年头谁还愿意守着不赚钱的林子?可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李老憨总会摸着腰间磨得发亮的铜哨子笑笑:'总得有人记得山原来的模样。'
那是初春的一个清晨,薄雾像纱幔般笼着山峦。李老憨巡山时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拨开灌木丛,竟发现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狐狸被捕兽夹夹住了后腿,纯白的皮毛染着刺目的猩红。更奇怪的是,那小狐狸看见他来,居然像人似的拱起前爪作揖,琉璃般的眼睛里滚出大颗泪珠。
'造孽啊!'李老憨急忙蹲下身。他认得这种带锯齿的捕兽夹,是镇上新来的皮货商专门定制的。取出随身带的草药嚼碎敷在伤口上,又撕下衣角包扎时,小狐狸温顺地舔了舔他的手背。'去吧,往后可要当心些。'老人解开铜哨上的红绳系在狐狸脖子上,'戴着这个,猎人就晓得你是我照看的了。'
转眼到了梅雨季节。连日的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唯一通路,李老憨的粮缸眼看就要见底。这天夜里,他被轻轻的叩门声惊醒。打开门,月光下站着个穿白袄的陌生姑娘,挎着个盖红布的竹篮。'阿爷,还认得这个吗?'姑娘掀起衣领,露出那截褪色的红绳。
篮子里装着晒干的蘑菇、野山药,最底下竟还有五颗山鸡蛋。姑娘临走时指着屋后说:'明日雨停,阿爷去老松树下看看。'翌日李老憨果然在树下挖出个陶罐,里面装满铜钱,正好够买过冬的粮食。更奇的是,罐底刻着和他铜哨上一模一样的松枝纹。
来年开春,县里突然来了群砍树的商人。他们拿着盖红印的文书,说要伐木建什么作坊。李老憨急得满嘴燎泡,连夜挨家挨户劝说:'后山的榉树林是百年老林,砍了要遭报应的啊!'可村里人盘算着能分到的补偿款,没几个理会他。
砍树那天,工人们刚举起斧头,山林里突然腾起浓雾。白雾中隐约可见无数双绿莹莹的眼睛,吓得众人丢下工具就跑。领头的商人强撑着不肯走,忽然被松果砸中额头,伸手一摸满掌是血——那伤口竟排成个清晰的'冤'字。
这件事很快传遍四里八乡。有个百岁老人颤巍巍地说:'早年间山里有白狐护林的传说,看来是真的啊!'商人再不敢来犯,那片榉树林至今郁郁葱葱。而李老憨小屋的门槛上,每逢月圆之夜总会多出些山货,有时是还带着露水的草药,有时是捆得整整齐齐的干柴。
去年冬至我回乡探亲,特意去拜访李老憨。老人正在檐下编竹筐,脚边蜷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见我惊讶,他笑着解释:'这是小白,陪我这老头子作伴的。'那狐狸抬头望我一眼,眼神竟像含着笑。阳光透过老梨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个穿白袄的姑娘,正踮脚往窗台上放新摘的冬笋。
临别时,老人送我到村口。暮色中他的身影与苍翠的山林融为一体,腰间的铜哨子在风里轻轻摇晃。我想起村里新装的太阳能路灯,想起后山新修的观景栈道,突然明白:有些守护从来不是徒劳,它就像种子,总会在某个春天破土而出,长成庇护众生的模样。
那是初春的一个清晨,薄雾像纱幔般笼着山峦。李老憨巡山时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拨开灌木丛,竟发现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狐狸被捕兽夹夹住了后腿,纯白的皮毛染着刺目的猩红。更奇怪的是,那小狐狸看见他来,居然像人似的拱起前爪作揖,琉璃般的眼睛里滚出大颗泪珠。
'造孽啊!'李老憨急忙蹲下身。他认得这种带锯齿的捕兽夹,是镇上新来的皮货商专门定制的。取出随身带的草药嚼碎敷在伤口上,又撕下衣角包扎时,小狐狸温顺地舔了舔他的手背。'去吧,往后可要当心些。'老人解开铜哨上的红绳系在狐狸脖子上,'戴着这个,猎人就晓得你是我照看的了。'
转眼到了梅雨季节。连日的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唯一通路,李老憨的粮缸眼看就要见底。这天夜里,他被轻轻的叩门声惊醒。打开门,月光下站着个穿白袄的陌生姑娘,挎着个盖红布的竹篮。'阿爷,还认得这个吗?'姑娘掀起衣领,露出那截褪色的红绳。
篮子里装着晒干的蘑菇、野山药,最底下竟还有五颗山鸡蛋。姑娘临走时指着屋后说:'明日雨停,阿爷去老松树下看看。'翌日李老憨果然在树下挖出个陶罐,里面装满铜钱,正好够买过冬的粮食。更奇的是,罐底刻着和他铜哨上一模一样的松枝纹。
来年开春,县里突然来了群砍树的商人。他们拿着盖红印的文书,说要伐木建什么作坊。李老憨急得满嘴燎泡,连夜挨家挨户劝说:'后山的榉树林是百年老林,砍了要遭报应的啊!'可村里人盘算着能分到的补偿款,没几个理会他。
砍树那天,工人们刚举起斧头,山林里突然腾起浓雾。白雾中隐约可见无数双绿莹莹的眼睛,吓得众人丢下工具就跑。领头的商人强撑着不肯走,忽然被松果砸中额头,伸手一摸满掌是血——那伤口竟排成个清晰的'冤'字。
这件事很快传遍四里八乡。有个百岁老人颤巍巍地说:'早年间山里有白狐护林的传说,看来是真的啊!'商人再不敢来犯,那片榉树林至今郁郁葱葱。而李老憨小屋的门槛上,每逢月圆之夜总会多出些山货,有时是还带着露水的草药,有时是捆得整整齐齐的干柴。
去年冬至我回乡探亲,特意去拜访李老憨。老人正在檐下编竹筐,脚边蜷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见我惊讶,他笑着解释:'这是小白,陪我这老头子作伴的。'那狐狸抬头望我一眼,眼神竟像含着笑。阳光透过老梨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个穿白袄的姑娘,正踮脚往窗台上放新摘的冬笋。
临别时,老人送我到村口。暮色中他的身影与苍翠的山林融为一体,腰间的铜哨子在风里轻轻摇晃。我想起村里新装的太阳能路灯,想起后山新修的观景栈道,突然明白:有些守护从来不是徒劳,它就像种子,总会在某个春天破土而出,长成庇护众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