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一个乡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温暖约定

admin1天前未分类3

在皖南山区的小村庄里,有一棵三百年的老槐树。粗糙的树皮上刻着歪歪扭扭的『正』字,树下总散落着彩色粉笔头。村里人都知道,这是李老师和孩子们的特殊课堂。

那年初夏,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唯一道路。刚从省城师范毕业的李明远,扛着行李走了六个小时山路来到青松村小学。推开斑驳的木门时,二十三个孩子正踩着板凳擦窗户——他们的老师已经三个月没领到工资离开了。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每天放学后加课一小时。』李老师指着老槐树宣布,『谁能在期末考进前三名,我就带谁去看真正的大海。』孩子们哄笑起来,他们中最远的只到过县城汽车站。

每天傍晚,金色的阳光会穿过槐树叶,在泥地上投下铜钱般的光斑。李老师用旧日历当草稿纸,把古诗编成山歌调子。最调皮的张铁柱总在树上刻『正』字计数,他说要记满一百个就毕业。

九月开学时,县里突然要撤并教学点。那天李老师喝醉了,抱着老槐树哭得像孩子。第二天他却笑着告诉学生:『我们要办个全乡最好的图书角!』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教学日常,镜头里总刻意避开开裂的墙皮。

深秋的某个清晨,村民发现李老师趴在树下的石桌上睡着了,面前是批改到一半的作文本。医院检查单上『胃癌晚期』四个字,比他用来画重点的红墨水还要刺眼。

期末考试那天,孩子们自发在老槐树下摆了二十三张小板凳。李老师裹着棉被坐在藤椅上监考,手背上的输液管随着写板书的动作轻轻摇晃。当念到『张铁柱98分』时,那个总逃课抓知了的男孩突然嚎啕大哭。

第二年槐花开时,村里来了支教志愿者。他们发现树洞里有铁皮盒,装着泛黄的奖状和车票——最上面是张去厦门的硬座票,日期永远定格在2019年7月15日。

如今老槐树被围上了红绸带,树干上的『正』字已经刻到第七行。每到黄昏,总能看到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在树下读书。山风翻动书页时,沙沙声就像那年夏天的粉笔,还在黑板上吱呀呀地写着未完的故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浙江省2018年『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中,32岁的陈立群老师曾带着28个山区孩子第一次见到大海。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68万,乡村教师平均月收入不足4000元。)

相关文章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遥远的西南山区,有一座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青山。山下村民世代相传着一个秘密:每当月圆之夜,山涧深处会传来银铃般的笑声,那是山中精灵在举行宴会。五十岁的守林人老周从不相信这些传说,直到那个飘着细雪的冬夜。...

善良的回报:一个樵夫与山中老人的奇遇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山深处有一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他为人善良,虽然家境贫寒,但总是乐于助人。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村民们都不敢上山砍柴。王老实看着家中快要见底的米缸,咬...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个改变命运的奇遇

在很久很久以前,太行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王老实的樵夫。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日落才挑着沉重的柴担下山,换来的铜钱却只够买两个粗面馍馍。那年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王老实啃完最后半块发硬的馍馍,裹...

善良的卖油翁:一勺油的温暖改变了一个村庄

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卖油翁,大家都叫他李老汉。李老汉每天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卖油,风雨无阻。他的油纯正香浓,价格公道,村里人都爱买他的油。李老汉有个习惯,每次卖完油,都会在油罐底留...

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青山村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木匠张师傅。张师傅手艺精湛,为人善良,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却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修补房屋,从不收一分钱。那年初春,张师傅正在院子里做木工活,...

木匠老张的传家宝:一把刻满善心的凿子

在云贵交界的青岩镇上,住着个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张德顺。他那间临街的铺子门口常年飘着刨花的清香,最显眼处挂着把黄铜包头的凿子,刃口磨得能照见人影,木柄上密密麻麻刻着上百道划痕。那是1998年夏天发洪水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