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三代人的善良与坚守
在青山环绕的柳溪村,有一棵三百多岁的老槐树。树干粗得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冠如巨大的绿伞,庇护着树下的一方土地。村里人都说这棵树有灵性,因为每隔二十年,就会发生一件奇事。
1983年的谷雨时节,放牛娃张石头在槐树根下发现了个蓝布包袱。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五块银元和一张发黄的地契,地契上清清楚楚写着槐树往东三亩地归‘李长顺’所有。石头爹看完地契直拍大腿:‘这不就是咱村李木匠他太爷爷的名字吗?’
七十岁的李木匠捧着地契双手直颤。原来土改时这块地充了公,后来成了集体的打谷场。当晚李家堂屋里煤油灯亮到三更天,最后李木匠把银元往桌上一推:‘地契我留着当念想,银元给石头家,没这孩子咱家祖上的东西就烂在土里了。’
转眼到了2003年盛夏,在外打工的王建军回村办喜事。新媳妇见老槐树虬枝盘曲煞是好看,小两口便在树下拍婚纱照。突然一阵风过,有个油纸包从树洞掉出来,里面竟是用红绳捆着的七枚民国铜钱和一张药方。村里老中医戴着老花镜细看药方,突然‘哎呀’一声:‘这是治小儿惊风的古方,我师父当年说失传了!’
后来才知道,1938年村里闹瘟疫,城里来的郎中悬壶济世,临走前把秘方藏进树洞。更巧的是,建军娘正为孙子夜啼求医无门,这药方三副下去,孩子当真睡得安稳了。建军爹扛着自家腌的腊肉,挨家挨户给乡亲分:‘老辈人留下的福气,咱得让全村都沾着。’
今年清明扫墓时,大学生村官林小满发现树杈上卡着个铁皮盒。盒里装着1942年的党员证和半本日记,字迹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出‘组织经费’‘二十块大洋’等字样。镇里党史办的老主任激动不已:‘这是当年地下交通员老周的东西啊!县里档案记载他牺牲前把党的经费藏在了村里。’
如今铁皮盒摆在村史馆最醒目的位置,下面压着张捐款清单——村民们自发凑钱修葺了烈士陵园,余款正好是二十万,给山里的孩子们建了图书室。老槐树今年开花特别香,雪白的花串沉甸甸垂下来,像是给树下的老人小孩都戴上了项链。
这三件奇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但只有柳溪村的人知道,老槐树显灵是有讲究的。捡到东西的人家从不起贪念,发现的物件必定物归原主或造福乡里。村头茶馆的说书人总爱讲:‘你们看那树干上的沟壑,像不像三双托举的手?要我说啊,树灵就是人心里的善念长成的。’
去年冬天有个开发商出高价要买老槐树移栽,全村人连夜给树干系上红绸带。九十岁的李石头现在耳背得厉害,可那天他拄着拐棍站在树前喊得青筋暴起:‘谁敢动这棵树,先从我们爷孙三代的身上轧过去!’开发商临走时嘟囔‘穷山恶水出刁民’,却被自家老母亲隔着电话骂了半小时:‘你爷爷当年逃荒要饭,是槐树底下喝过百家粥的!’
开春时县里来了批实习生,围着老槐树测来量去。带队的教授摘片嫩叶放进嘴里嚼了嚼,忽然泪光闪闪:‘树芯里的年轮线,每隔二十年就有道金丝纹,这是吸收了大量铜元素形成的——那些装钱币的容器,早被树根包裹成养分了。’
现在树荫下新添了青石凳,暑天里总坐着乘凉的老人。要是外乡人问起老槐树的故事,他们会摇着蒲琴告诉你:‘善心比树活得长哩!’有眼尖的人发现,所有石凳的靠背上,都刻着同样的图案——三片槐叶托着一枚铜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