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秘密: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admin14小时前未分类3
在青山村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已有四百多岁。粗糙的树皮上刻着深浅不一的划痕,那是村里几代人用镰刀记录年份的痕迹。

1998年夏天,十二岁的春生跟着爷爷来树下乘凉时,发现树根处露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爷爷颤抖着双手挖出盒子,里面竟是本泛黄的线装书,记载着抗战时期村民们藏在树洞里的粮食救活了三个八路军伤员的故事。书页间还夹着张发脆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此树养人,人当护树"。

那年长江发洪水,村里接到紧急撤离通知。春生半夜偷跑回老槐树,学着爷爷当年用油布裹住树干。洪水退去后,别的古树都倒了,唯有老槐树歪着身子发了新芽。这事上了省报,林业局专家来看后说:"树根周围有人工垒的泄洪渠,至少维护了三十年。"

2016年开发商看中这块地,春生已经当上了村支书。他带着乡亲们翻出县志记载,又请来省文物局的专家。检测那天,八十岁的爷爷坚持要亲眼看着。当仪器显示树心确实有个两米深的天然树洞时,老人从轮椅上站起来摸了摸树干:"当年伤员藏身的树洞,现在轮到我们来守着了。"

如今老槐树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树下立着块青石碑。春生的女儿每周都带着小伙伴们来清扫落叶,孩子们总爱趴在树根上听动静。去年冬天修复树洞时,工人们又在里面发现个塑料盒——装着2008年地震后,村民们自愿捐给灾区的汇款单存根。

今年清明,三代人照例在树下祭扫。春风拂过,老槐树飘落几片新叶,正巧落在刻着"人养树一时,树养人百年"的新碑文上。

相关文章

老槐树下的秘密:善良木匠与百年宝藏的传奇

在青石镇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已存活三百余年。每逢盛夏,树荫能遮住半个打谷场,镇上的老人们总爱摇着蒲扇在树下讲古。今年七十三岁的陈阿公常说,他爷爷的爷爷小时候,这棵树就已经是现在这副沧桑...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神仙:一个改变命运的奇遇

在很久很久以前,太行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王老实的樵夫。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日落才挑着沉重的柴担下山,换来的铜钱却只够买两个粗面馍馍。那年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半月有余。王老实啃完最后半块发硬的馍馍,裹...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担柴火换来的奇缘

在云雾缭绕的青龙山下,有个叫柳树沟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个叫张老实的樵夫,四十出头还没娶上媳妇,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换来的铜钱总要分一半给村口的孤寡老人。这年冬天特别冷,腊月廿八那日,张老实顶着鹅毛大雪...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终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五十多岁的他总是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直到日头西斜才挑着柴担归来。村里人都说张老实砍的柴火特别耐烧,却没人知道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秘密。那年深冬,...

善良的货郎与山中狐仙:一碗热粥换来的百年报恩

深秋的沂蒙山区,层林尽染。货郎张大山挑着扁担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竹筐里针头线脑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忽然,路边的草丛传来窸窣声,一只前爪受伤的红毛狐狸正警惕地望着他。张大山蹲下身,从怀里掏出半块玉米饼。狐狸...

老木匠的最后一课:诚信比金子更珍贵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木匠,人们都叫他张师傅。张师傅的手艺是祖传的,做出来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雕工精美,镇上的人家都以拥有张师傅做的家具为荣。张师傅有个徒弟叫小李,跟了他三年,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