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场跨越人仙的奇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方有一座云雾缭绕的青山,名叫翠微山。山下住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樵夫,他每日上山砍柴,却总会在腰间别一把小锄头。
这日清晨,阿诚像往常一样上山。走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细微的呻吟声。他拨开灌木丛,发现一只受伤的白鹿,右腿被猎人的铁夹死死夹住,洁白的皮毛上沾满血迹。
'别怕,我来帮你。'阿诚轻声安慰,用随身携带的小锄头撬开铁夹。他撕下衣袖为白鹿包扎,又采来止血的草药敷在伤口上。白鹿温顺地舔了舔他的手心,一瘸一拐消失在密林深处。
三天后,阿诚在砍柴时遭遇暴雨。他在山洞避雨时,竟发现洞内石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更奇怪的是,此后每日他都能在山洞找到新鲜果蔬,有时还会出现治愈伤病的草药。
某个满月之夜,阿诚假装离开后又悄悄返回。他看见一位白衣女子正在摆放食物,月光下她的身影泛着淡淡银光。'仙子请留步!'阿诚忍不住唤道。女子回首嫣然一笑,正是那只白鹿所化。
'我是山中鹿仙,感念恩公相救。'仙子告诉阿诚,这座山其实住着许多弱小的山精,常被猎户伤害。她请求阿诚帮忙在村民间传播保护生灵的道理。
从此阿诚成了'巡山使者'。他教村民用草药替代捕猎,带领孩童认识山中的珍稀植物。渐渐地,翠微山恢复了生机。每年春天,总有人看见白鹿带着幼鹿在云海中嬉戏,而阿诚的小木屋前,永远会莫名其妙长出最好的药材。
二十年后,百岁高龄的阿诚安详离世。村民们把他葬在最初相遇的山洞旁。第二年春天,坟头开满罕见的七色花,两只白鹿在花丛中久久伫立。有樵夫说,那天听见了悠扬的笛声,像是来自云端的告别。
如今翠微山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山脚的博物馆里陈列着阿诚用过的药锄。导游总爱讲述这个故事,最后总要指着山林说:'你们听,风里是不是还有鹿铃在响?'
这个传说在当地县志中有明确记载。光绪年间的《翠微山志》提到:'樵夫陈某救白鹿,后得山灵馈赠,寿至期颐。'山中至今保留着'鹿仙洞'景点,洞壁上的古老壁画似乎讲述着某个关于报恩的故事。每年三月三,村民们仍会自发上山悬挂祈福的木铃,他们说这样能听见仙子与樵夫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