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admin2天前未分类5

在云雾缭绕的青云山深处,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守林人老周。他有一间桦树皮搭成的小屋,门前总晾着晒干的蘑菇和草药,木桩上蹲着几只不怕人的山雀。

那年冬天特别冷,大雪封山前夜,老周巡山时听见断崖下有微弱的呜咽声。他冒险攀着冰溜子下去,发现一只前爪被捕兽夹咬住的白狐,琥珀色的眼睛蓄着泪,身下的雪地被血染成粉红色。

'造孽啊,这夹子根本不是猎户放的。'老周哆嗦着掰开生锈的铁齿,狐狸的骨头已经露出来了。他脱下棉袄裹住这个小生命,背篓里装着的过冬土豆滚落山崖都没顾上捡。

三个月后,白狐的伤好了。它总在清晨叼来新鲜的松茸,有次还拖来一棵巴掌大的野山参。老周笑着把山参埋在屋后:'你这娃娃,我这把老骨头用不着这个。'

开春时山下闹起怪病,十几个孩子高烧不退。老周连夜熬了六筐草药,天没亮就背着下山。返程时暴雨引发山洪,眼看他就要被卷入漩涡,一道白影突然从崖上跃下。

湍急的水流中,老周感觉有东西顶着后腰把他往岸边推。上岸后他看见白狐趴在碎石滩上,漂亮的尾巴秃了一大片。更奇的是,洪水在离他们三步远的地方突然改了道,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拨开了浪头。

第二天,村里来了个采风的民俗学家。听老周讲完经过,他指着屋后那棵突然开花的山参说:'您救的不是普通狐狸啊,看这参叶上的金纹——山里的精灵报恩来了。'

如今青云山多了条新规矩:进山不杀白毛活物。有人说暴雨夜见过穿白褂子的少年扶着老周巡山,他腰间挂着个褪色的捕兽夹,走路时左脚还有点跛。

而老屋后的山参年年开花,据说有户人家孩子病得快不行了,来求了片参须子,当晚就退了烧。这事传开后,老周把参种分给了乡卫生院,自己仍住在漏风的小屋里。'山里的东西,就该养在山里。'他摸着新来蹭饭的小狐狸说,火塘映得墙上的影子像朵跳动的灵芝。

相关文章

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乞丐的奇缘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卖炭翁,村里人都叫他张老汉。他每天天不亮就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车,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卖炭。虽然日子清贫,但张老汉总是乐呵呵的,见到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这年冬...

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

在云雾缭绕的青峰山下,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守林人张大山。他守护这片山林已有三十余载,枯瘦的身躯像棵老松树般深深扎根在这里。那年冬天特别冷,腊月里连着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老张巡山时在雪地里发现团灰扑扑的...

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村庄的百年诚信传奇

在皖南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有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的刻痕记载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故事。光绪二十三年春,村塾先生周明礼在树干刻下第一道痕。那年大旱,他偷偷用祖传的玉佩换粮,分给断炊的乡亲。‘待来年...

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青河村的小村庄,村子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木匠,手艺精湛,为人更是善良敦厚。张木匠年轻时丧妻,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如今儿子已成家立业,在县城开了间木器店。村里...

老槐树下的秘密:三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在青山村东头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县志记载已有四百多岁。粗糙的树皮上刻着深浅不一的划痕,那是村里几代人用镰刀记录年份的痕迹。1998年夏天,十二岁的春生跟着爷爷来树下乘凉时,发现树根处露出个锈迹斑斑...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报恩奇缘

在浙西山区的青峰村,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与报恩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要从1987年的寒冬说起,那时村里有位叫王守山的樵夫,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老实人。那年腊月二十八,王守山照例上山砍柴。走到半山腰的松树林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