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老张的传家宝:一把刻满善心的凿子

admin1天前未分类4

在云贵交界的青岩镇上,住着个六十多岁的老木匠张德顺。他那间临街的铺子门口常年飘着刨花的清香,最显眼处挂着把黄铜包头的凿子,刃口磨得能照见人影,木柄上密密麻麻刻着上百道划痕。

那是1998年夏天发洪水时,老张用这把凿子撬开王寡妇家的房梁,救出她高烧昏迷的小孙子。凿子崩了个缺口,他在木柄刻下第一道月牙痕。后来给村小修课桌椅没收钱,他刻第二道;帮流浪哑巴做谋生的糖葫芦架子,他刻第三道……二十五年过去,凿子换过三回刃,木柄上的刻痕却像老树的年轮,一圈圈长成了故事林。

去年冬至前夜,镇上来了个穿西装的外地人,举着手机在铺子前转悠半天。原来是有网红在邻村拍到老张救人的老凿子,视频点赞破了百万。那人掏出两万块钱要买,老张却把凿子往怀里一揣:'这上头每道痕都是活菩萨的香火钱,卖了要折寿的。'

今年开春,青岩镇突遭冰雹灾害。老张连夜用凿子起出地窖里的老木料,给倒了房的五保户李婆子打新门窗。凿到卯榫时,九十岁的李婆子颤巍巍端来碗醪糟:'顺啊,你爹当年给红军修过担架,你这凿子比族谱还金贵哩。'老张抹把汗,凿尖在木料上点出朵山茶花——那正是他父亲当年留下的记号。

前些天县里非遗普查,工作人员发现老凿子的铜包头内侧竟刻着'民国廿六年,衡阳罗铁匠'的字样。当年湘西会战,有位罗师傅给远征军修枪械,这把凿子怕是辗转千里来到青岩镇。老张听了直拍腿:'难怪它总往人心里凿暖和气儿!'

如今那把凿子挂在镇政府文化站的玻璃柜里,边上解说牌写着'民间互助精神活态见证'。老张每周都去给参观的学生演示传统榫卯,每次总要说:'工具活的就是个心气,你们看这木柄——'阳光斜斜照过来,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里,仿佛涌动着八十多年的春风。

相关文章

老槐树下的小鞋匠:一双鞋垫背后的十年报恩

在青石镇的老槐树下,总能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的身影。58岁的陈伯守着三尺见方的修鞋摊,锈迹斑斑的铁盒里永远备着三双崭新的鞋垫。那是2013年夏天,暴雨冲垮了进镇的山路。刚做完胃癌手术的陈伯被困在县医院回不...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

在终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张老实的樵夫。五十多岁的他总是天不亮就背着斧头上山,直到日头西斜才挑着柴担归来。村里人都说张老实砍的柴火特别耐烧,却没人知道这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秘密。那年深冬,...

善良的卖炭翁与神秘的报恩鸟

在很久以前,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老翁。他年过六旬,无儿无女,靠着在山里烧炭为生。村里人都叫他张炭头,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张。那年的冬天特别冷。老张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挑着炭担子去镇上卖...

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一个关于诚信与感恩的古老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海边小村庄,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渔夫。他年近六旬,脸上的皱纹像海浪一样层层叠叠,粗糙的双手记录着他与大海搏斗的岁月。老李是村里最穷的人,但他也是心地最善良的一个。那是一个暴雨将至的黄昏,老李...

老槐树下的誓言:一个村庄的百年诚信传奇

在皖南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有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干上深深的刻痕记载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故事。光绪二十三年春,村塾先生周明礼在树干刻下第一道痕。那年大旱,他偷偷用祖传的玉佩换粮,分给断炊的乡亲。‘待来年...

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一个改变全村命运的故事

在遥远的秦岭山脉深处,有个叫云雾村的小村庄。这里山高林密,村民们世代以砍柴为生。村里有个叫王老实的樵夫,四十出头,为人忠厚,总是把最好的柴火让给村里的老人。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大雪封山半个月。王老实惦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